话语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发展——以2004-2014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观照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流行语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变体,它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网络流行语区别于自然语言的特殊成因及变迁过程全方位映射了社会文化深刻变革和人们思想意识辗转发展的过程。话语分析,尤其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新角度、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将网络流行语研究从具体字句的语言分析推向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借助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向度话语分析方法全面梳理和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迁历程,探视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规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互融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建构作用。  费尔克拉夫提出了话语分析的三个向度,即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研究也将在语境分析的基础上从这三个向度展开。  首先,我国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多重社会因素。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社会的深广变革,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民主建设的进步、大众文化的强势崛起、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兴起都为网络流行语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推动着网络流行语不断发展、成熟。  其次,网络流行语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2008年为分水岭,网络流行语在多种文化与话语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浅白到深刻、从自娱到民生等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的双重变化,并且逐步向自然语境靠拢,融入社会自然语言体系。  再次,从话语实践向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解析,一方面分析话语主体在从盲目围观到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从话语传播的角度对原生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流通、接受过程和次生网络流行语的解构建构过程进行分析,并在这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流行语的折射式传播模式。  最后,从社会实践方面深入解读网络流行语发展变迁背后的话语权力,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勃兴以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主建设的前进塑造出的社会语境为基础,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在精英话语、大众话语与官方话语不断的权力博弈与融合中曲折发展。同时,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催生出新的话语力量,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和社会权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和发展是在深广复杂的社会多元因素下进行的,并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建构作用。网络流行语经历了精英话语自说自话、大众话语一枝独秀和多元话语融合共生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自语、互娱和共议中,网络流行语不断进行着理性与内敛的成熟蜕变,开始成为网络舆论乃至社会舆论的代言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精英话语、大众话语和官方话语的争斗与妥协、博弈与融合中,网络流行语成为人们争取话语权力的有效手段,它催生了新的话语力量,不仅能动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种种文化和意识形态,而且积极参与着社会建构,成为社会发展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现实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不断涌现和分化整合的社区,早已成为我国城市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随之出现的大量社区居民,有获取发生在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环境的变化和细微动态
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现快速增长,信息量巨大但又简易直观的新闻报道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全球媒体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纷纷开始变革,数据新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使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无疑地成为了近年教育职能部门及高等院校研究者与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起步不久,在引入、借鉴了企业界绩效管理思想与成果的基础上,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形成了涵概教师绩效“计划与目标设定——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的管理体系基本模式。但总体而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它的有效施行成为当前教育资源研
美国公共事务有线电视网(Cable Satellite Public Affairs Networks)C-SPAN又称国会台,是一家私营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有线电视网,它以24小时不加评论与剪辑的报道美国参、众
期刊
博客作为互联网的一项个人在线应用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媒体。近两年来,不少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使一种新的博客应用形式即“媒体博客”得以出现,这是传统媒体与博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