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之初,主要以国家、单位、职工三方作为出资主体,然后把筹集来的资金以相对较低的利息发放给职工进行贷款买房。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政府在行使职能时,坚持“低来低去,保本微本”的原则,同时也不断对其修缮与补充。国家大力倡导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透明化、规范化,要在不断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使用与管理程序与机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参照国家2015年首次对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情况披露的信息,对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均衡,资金的运用效率中西部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东部发达省份相对较高,并且高于平均水平。针对全国2014年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及增值收益及其比较情况,显示2014年业务收支有所降低,从而使得增值收益有所增加,但公积金回报率太低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住房公积金项目管理需加强。本文以多年来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为背景,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理论成果,细致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项目管理制度,并以西部某区住房公积金项目管理为突破点展开。文中利用大量的实际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深层次剖析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使用及归集等项目管理工作现状,肯定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制度中存在覆盖面低、体系不健全、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贷款准备金大量沉淀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项目管理问题,并通过借鉴兄弟省区项目管理的经验,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完善西部某区住房公积金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进而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安全运行,以适应未来经济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