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围绕虎纹蛙展开的试验,以“稻—蛙”生态种养和“瓜—蛙—鱼”生态种养两大生态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是在“林—蛙—鱼”模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模式尝试。本文分别对“稻—蛙”和“瓜—蛙—鱼”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了密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稻田的害虫有积极作用。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在产量上虽然和常规种植时的产量有差距但是生产的水稻到达无公害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再次爆发,并且增加了害虫天敌的数量。(2)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养蛙水稻田最高的每亩效益高达9139.2元,最少的每亩也达2612.9元,而对照组相比(607元/亩)。最高经济效益是对照的十几倍,最少的也达4倍。“瓜—蛙—鱼”模式的效益更是突出,尤其是引进的新品种日本南瓜,每亩达2万元。在试验过程中引来了许多稀有的鸟类、蛇类等,增加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3)两种生态种养模式的养分平衡:两个生态系统中养分变化不同,但基本都能实现物质的充分利用。“稻—蛙”模式土壤全氮含量有所增加,全磷和全钾都有所减低,出现亏损。“瓜—蛙—鱼”模式全氮有所亏损,但磷和钾增加。生态模式不同,平衡特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