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围绕虎纹蛙展开的试验,以“稻—蛙”生态种养和“瓜—蛙—鱼”生态种养两大生态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是在“林—蛙—鱼”模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模式尝试。本文分别对“稻—蛙”和“瓜—蛙—鱼”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了密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稻田的害虫有积极作用。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在产量上虽然和常规种植时的产量有差距但是生产的水稻到达无公害的要求;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再次爆发,并且增加了害虫天敌的数量。(2)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养蛙水稻田最高的每亩效益高达9139.2元,最少的每亩也达2612.9元,而对照组相比(607元/亩)。最高经济效益是对照的十几倍,最少的也达4倍。“瓜—蛙—鱼”模式的效益更是突出,尤其是引进的新品种日本南瓜,每亩达2万元。在试验过程中引来了许多稀有的鸟类、蛇类等,增加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3)两种生态种养模式的养分平衡:两个生态系统中养分变化不同,但基本都能实现物质的充分利用。“稻—蛙”模式土壤全氮含量有所增加,全磷和全钾都有所减低,出现亏损。“瓜—蛙—鱼”模式全氮有所亏损,但磷和钾增加。生态模式不同,平衡特点不同。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长庆油田天然气净化厂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脱除天然气中CO2和H2S的过程中严重污染、发泡的问题,分析MDEA溶液中污染物的组成和来源,研究影响MDEA溶液起泡性和泡沫
微生物絮凝剂(MBF)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主要化学成分是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因其特定的结构和组成而形成了良好的絮凝沉淀性能。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水处理剂,在给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发酵、化工、畜牧、建材等行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胶质芽胞杆菌
学位
纳滤以其独特的分离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食品与医药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等方面,研究与开发新型纳滤膜已成为当今膜分离技术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但是国内纳滤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