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车轮把人类社会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而知识技术的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最终离不开基础教育,这就对各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性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人对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尤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作了些浅显的探讨。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概述,全面展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并系统阐释了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的状况及意义。在教学中本人打破常规,以“趣”带“疑”,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本人立足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历史课堂的作用,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既适应课程改革的大潮,又培养了学生学史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