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层面的资本流动愈加频繁,国际层面的企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众多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对本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以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再次出现了综合经营的趋势。在这一情况下,银行和保险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即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然而相对于银行保险实践的快速发展,目前理论研究略显滞后。在银行保险出现至今的20余年中,并没有一种被广为接受的关于不同金融机构如何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针对这一问题,本义采取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了内外部因素对发展模式的影响,建立了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从而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提供了分析基础。 本文首先闸述了银行保险相关理论,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利弊,并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讨论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力。 其次,笔者选取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然后结合内部因素,分析其发展很行保险的模式。 再次,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笔者剖析了不同内外部因素对于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影响,提出了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所应考虑的主要外部因素为法律政策环境、盒融环境和历史因素,主要内部因索为银行保险发展目的、资金规模与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从而建立了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而后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发展银行保险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并结合中国各类金融机构的内部因素,指出了中国不同金融机构所应采取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 最后,本文针对中国国情,结合上文分析,提出中国发展银行保险的建议措施。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银行保险的模式和对策,构建了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不论是对于政府制定政策法规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还是对银行业和保险业选择发展壮大自身的运营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从而成为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
保证保险是商业保险领域中的一项新业务。目前,我国《保险法》没有对保证保险加以定义,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范这一合同引起的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银行业的效率不仅表现为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也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从长远来看,银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