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人体的血吸虫主要包括三种: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其中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菲律宾。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下,我国血吸虫病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但由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该病仍然没有被彻底消灭。血吸虫是雌雄异体,雌雄虫体之间的持续配对会促进雌虫的成熟和产卵,所产虫卵不仅会造成人和哺乳动物的病理性症状,也会引起疾病的再传播。各类信号途径的调控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进程十分关键,wnt信号通路是一种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通路,它在胚胎发育和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吸虫中有许多与wnt信号通路相关的配体和受体,且对生殖发育过程至关重要。Frzb2蛋白是分泌卷曲蛋白中的一员,它是wnt信号途径的负调控蛋白,可竞争性结合wnt受体,发挥干扰wnt信号途径传递的目的。我们早期分析雌虫25d正常发育和发育阻碍虫体转录组差异时,发现SjFrzb2基因的转录组水平在发育阻遏雌虫中明显高于正常发育雌虫,据此推测它可能对血吸虫雌性的生殖发育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3’-RACE的办法得到SjFrzb2基因完整的3’序列,进而获得其完整基因序列共1047 bp,并提交序列至NCBI(Gen Bank No:MK253101),ORF为855 bp,其编码的氨基酸有284个,理论分子量为36.5 KD WM,等电点为5.13。在这项研究中,收集日本血吸虫在同一性别不同状态、不同天数和不同性别的虫体,以Tubin为内参,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测定SjFrzb2在日本血吸虫中的转录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jFrzb2在本试验所检测的时期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7 d时表达水平最高,随着虫体的成熟表达逐渐下降,18 d时降至低点,后略有回升但远未达到前期水平;且在所检测的阶段SjFrzb2在曾配对分离的雌性中的表达量都高于同一阶段曾配对分开的雄性,并在虫体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雌虫表达量的增加也高于雄虫,提示该基因可能在日本血吸虫的雌虫发育中起作用。通过RNA干扰技术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合成的三对si RNA都具备良好的干扰效果;然后选择S1 si RNA进行体内长期干扰,结果表明RNAi可以明显抑制SjFrzb2基因的表达;且受干扰虫体内与wnt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的转录组水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长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造成受干扰虫体数、虫体产卵能力和所产虫卵卵胚孵化能力的下降,统计分析发现,与NC组和空白组相比,干扰组减虫率分别为45.95%和35.49%,每克肝荷卵的降低分别达64.29%和48.3%,雌虫对肝脏卵的贡献分别下降了33.28%和46.70%,虫卵的肝卵胚孵化分别下降达64.24%和61.71%。电镜观察发现,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虫体体被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雌虫体壁组织间排列杂乱,突状物和泡状物明显增多,雄虫体壁结构稀疏,泡状颗粒物增多;此外,虫体生殖腺细胞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雄虫精母细胞减少,其内的大部分染色质消失,雌虫的卵黄细胞减少,其内的卵黄滴和卵黄球也相对减少。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获取SjFrzb2基因的3’完整末端,进而得到该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共1047 bp。探究了SjFrzb2在虫体内转录组方面的表达情况,同时该基因的沉默可使虫体数、肝脏荷卵率、雌虫对肝脏卵的贡献率以及肝卵孵化率都显著降低,并降低了与Wnt信号途径相关的几个基因的转录组表达水平,且对虫体体被和生殖腺的形态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都表明SjFrzb2基因对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具有一定作用,可为进一步研究血吸虫的生殖发育等过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