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臂中穴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止痛作用及机理探讨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针刺臂中穴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止痛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为临床提供规范性技术操作文本。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增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30例,采用针刺臂中穴治疗;对照组(B组)30例,采用针刺乳根穴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疗程。A、B两组均在治疗结束之后用乳腺疼痛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疼痛等级,并记录首次起效时间,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其组间及组内改变情况。  结果:疗效评定: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治疗组有效率均为96.67%,对照组为86.67%,经秩和检验,两组痊愈率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首次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刺臂中穴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疼痛的效果与常规针刺方法相比,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首次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法能有效而且更快的治疗和改善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疼痛的临床症状,为乳腺增生病疼痛的治疗提供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案,也为今后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亚健康状态肺脾气虚型与免疫功能、白介素-2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小儿亚健康开展有效的防护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按照一定的诊断、排除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方法:前瞻性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由来已久,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研究,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社会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最新变化,归纳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