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iu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开创,到列宁在俄国的实践,最后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逐渐发展成熟,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在揭示当时无产阶级真实的社会状况的条件下,在人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他们探讨了无产阶级自身能够获得解放的途径,并提出要识别、爱护、教育、培养人才成为无产阶级人才,实现自己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并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也为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继续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理论,在带领俄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他对人才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经历了“技术决定一切”与“干部决定一切”而最后形成了“人才决定一切”理论,使前苏联由极端缺乏技术干部的落后国家,在很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深刻认识到,只有大批的优秀的人才参加到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的革命才能胜利,建设才能成功。因此他极为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正确的使用,强调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造就人才,强调应该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客观需要,从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出发,来合理地使用人才,这些理论和实践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的理论。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人才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体系,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这个理论体系既包括选人、用人的立场和方针,也包括培养人、管理人、激励人的具体方法和艺术,既有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人才问题方面的一系列有关人才的总观点和大思路,又有其基于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方针所形成的用人的具体细则和经验。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毛泽东的人才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在这一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组建了自己的革命人才大军,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并实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才理论是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人才理论后,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对人才工作进行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他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发展,要求在党内造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空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为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要求严格执行“选贤任能”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决反对论资排辈,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将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沉默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自产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内法都对其作了规定,而且被一系列国际文件认可,成为国际人权法的一项基本人权和最低限度刑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