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伤口愈合是外科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白及多糖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理化特性的活性材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创面愈合具有广阔前景,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目的本研究尝试复合益生菌,以植物乳杆菌为关键菌,设计一种新型氧化白及多糖水凝胶,该凝胶不仅优于传统白及多糖水凝胶,还能利用植物乳酸杆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影响伤口生理微环境,为伤口愈合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对氧化前后白及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口愈合是外科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白及多糖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理化特性的活性材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创面愈合具有广阔前景,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目的本研究尝试复合益生菌,以植物乳杆菌为关键菌,设计一种新型氧化白及多糖水凝胶,该凝胶不仅优于传统白及多糖水凝胶,还能利用植物乳酸杆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影响伤口生理微环境,为伤口愈合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对氧化前后白及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分析;筛选复合水凝胶制备工艺和处方配比,并对复合水凝胶基本性能进行表征;从体内、体外多方面探究复合水凝胶的药效学作用,以评价复合植物乳杆菌的氧化白及多糖水凝胶敷料在创面愈合应用方面的潜力。方法1.提取纯化工艺获得精制白及多糖,并通过高碘酸盐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白及多糖。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总多糖含量以及分子量的测定对氧化前后白及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2.氧化白及多糖与壳聚糖通过氧化交联制得水凝胶。筛选氧化白及多糖制备水凝胶的最佳溶液浓度、用量比例以及交联温度,优化制备工艺。以氧化白及多糖-壳聚糖最优配比添加植物乳杆菌,获得复合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流变学行为、溶胀率及p H值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3.以伤口感染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细菌。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计数法探究复合水凝胶的体外抗菌作用。4.采用CCK-8法评价复合水凝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作用,测定复合水凝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5.将复合水凝胶应用于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以创面愈合率、伤口病理组织染色切片及血清炎症因子为观察指标,结合肝肾毒性评价,探究复合水凝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1.白及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为69.23%。分子量测定结果表示,白及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Mw和Mn分别为3.99×105 g/mol和7.09×104 g/mol。与白及多糖相比,氧化白及多糖于红外光谱1727.35 cm-1处出现加强的羰基(C=O)伸缩振动吸收峰,结合1H-NMR谱中δ9.2 ppm处出现的新的峰,表明白及多糖经氧化后其分子上的部分羟基变为醛基,提示氧化反应的成功。2.氧化白及多糖-壳聚糖水凝胶的最佳配比为2%(w/v)OBSP溶液与1.5%(w/v)CS溶液按质量比1:1,在48°C、200 rpm混合搅拌反应4 h。壳聚糖主链上伯胺基(-NH2)和氧化白及多糖上的羰基(C=O)发生缩水聚合反应生成亚胺键(C=N),即生成了Schiff键形成水凝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消失以及Schiff键(C=N)的特征吸收峰,揭示水凝胶的成功制备。SEM结果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具有三维多孔网状结构,有良好的物理强度。流变学表现出明显的频率无关性,是典型的水凝胶行为。溶胀平衡后,该复合水凝胶的吸水能力是自身重量的30-40倍。复合水凝胶的p H值在5.86-6.52之间,是一种呈弱酸性的伤口敷料。3.通过抑菌圈试验和平板计数试验,OBSP-CS-LP水凝胶较OBSP-CS水凝胶有更好的抗菌活性,抑菌率超过98%。OBSP-CS-LP水凝胶对三种伤口常见受试菌的抑菌率均有提高,能有效预防细菌感染。4.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625-10.000 mg/m 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下的L929细胞存活率均高达75%。CCK-8结果展现了OBSP-CS-LP水凝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5.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实验结果表明,治疗7天后,复合水凝胶创面闭合率高,且痂皮自然脱落,14天后几乎完全愈合。病理组织染色切片发现,复合水凝胶能加快胶原沉积,减少瘢痕形成。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因子结果显示,该水凝胶能促进VEGF因子的高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且无肝肾毒性。结论1.通过氧化交联法制备水凝胶,此方法不需要苛刻的条件,而且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制备的双醛白及多糖是一种重要的改性多糖,不仅改善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还避免了戊二醛等有毒交联剂的使用,适用于水凝胶益生菌传递系统的制备。2.以白及多糖为基质的水凝胶伤口敷料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和生物医药活性广泛,在天然高分子水凝胶材料方面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面对伤口不愈对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伤口微环境的改造似乎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复合植物乳杆菌的白及多糖水凝胶,除了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还能为伤口提供有益愈合的微酸环境。伤口中适宜的微酸环境能大幅度地抑制细菌生长,这对于伤口的快速修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复合植物乳杆菌的白及多糖水凝胶敷料更适合于伤口组织的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青龙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寒饮伏肺型)的临床观察,评价中青龙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讨导师从“阳虚伏饮”论治儿童变应性鼻炎,设立寒饮伏肺型的辨证思路,以期拓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发挥祖国医学个体化的辨治优势。方法:此次研究将符合儿童变应性鼻炎(寒饮伏肺型)的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口服中青龙汤,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记
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三棱-莪术对结肠癌治疗的作用途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莪术挥发油对肿瘤血管的作用及其抑制模型裸鼠结肠癌肿瘤的效果。本实验希望能够为中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三棱-莪术配伍为研究对象,结肠癌为疾病对象,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三棱-莪术配伍的主要活性成分,治疗结肠癌潜在作用靶点以及药物在疾病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体外实验将HUVEC细胞实验分为空
目的:对比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的方式处理肱二头肌长头腱障碍联合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筛选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04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障碍联合肩袖损伤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60例(均为单侧肩关节),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大约在44岁至58岁,平均年龄为55.33岁。所有受试者完善患侧肩关节正位平片、冈上肌出口位(Y
随着资本市场的飞快发展,会计师及事务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职能被前所未有的放大化,人们对审计需求加大,更多的人希望通过注册会计师这样的第三方去增强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也企图通过这样的中介机构去透视这个企业信息的真伪,这时,人们对审计质量的需要也就提升了。但是,近年来,审计失败的事件频发,这俨然是又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潮。这样的现象使得人们开始对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第三方产生怀疑,一方面怀疑
目的:通过对临床相关病例的调查研究,科学评价影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及其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究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辨证分型及体质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四川省中医院消化科病房及门诊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合并抑
目的:在总结针灸治疗便秘的现代用穴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治疗效应的差异,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理论和针灸治疗FC的临床运用提供部分研究证据。方法:1.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
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能力并非国家与生俱来的能力,研究国家能力的决定因素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国家能力。我们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爬取了69381份裁判文书,通过程序自动提取信息并构造衡量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的指标,匹配县级数据整合成县级截面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本文考察了人力资本对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地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规制个人行为的国家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在加入了相应的控制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关联企业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应运而生。它们的诞生,在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企业制度提出了挑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实践中,关联企业的成员公司所具有的独立法人人格往往充当着遮蔽公司真实面目的面纱的角色,使得各成员公司的债权人很难透过这层面纱看清其庐山真面,而与之进行交易的第三人也难以预测相关交易潜在的风险。处于控制地位的成员公司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处于从属地位的成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了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5%。由于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患者重视,且目前缺乏简单适用的筛查方法,所以大部分患者只有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疼痛、酒窝征、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血等)时才进行诊断治疗,这时乳腺癌往往发展到了晚期,患者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
1900-1949年是中国慈善救济事业由传统转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慈善救济事业面临着新的社会需求和转型挑战,由此催生出社会公众对慈善救济新的认知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慈善救济观一方面深受西方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表现出独特的历史轨迹。《东方杂志》作为清末民国时期主要的公共舆论期刊,较为完整的反映了社会公众在慈善救济领域的群体认知及观念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