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胃癌住院经手术治疗发生消化道瘘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胃癌术后消化道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和诊断、治疗的体会。方法:收集1996.1~2006.12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880例胃部肿瘤患者病例,其中胃癌病例7342例,并收集1996.1至2006.12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5702例,未发生消化道瘘患者5621例,发生消化道瘘患者81例,进行研究;患者一般特点及消化道瘘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月为单位)、家族肿瘤史、既往病史及腹部手术史及相关临床资料的收集与登记;胃癌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性质、手术方式及切除部位、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瘘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为术后发热、腹膜炎体征、引流管引流出浑浊液体、影像学检查证实。消化道瘘的治疗情况。建立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后行胃癌切除术的5702例胃癌手术病人数据库,整理临床资料,应用SPSS18.0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发生81例消化道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42%;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149例,其中发生消化道瘘9例,发生率为6.04%,对照组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30%,χ~2=23.32 P=0.00002;患者术前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1520例,发生消化道瘘32例,发生率为2.11%,χ~2=6.94 P=0.008;患者术前白蛋白低于30g/L患者为218例,发生消化道瘘为9例,发生率为4.13%,对照组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31%,χ~2=11.87 P =0.0006。胃癌合并联合脏器切除患者有18例发生消化道瘘,发生率为5.31%。62例消化道瘘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53例愈合,9例死亡;19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愈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例行膈下切开引流术,16例行空肠造瘘术,2例行吻合口切除再次吻合术。结论:胃癌术后消化道瘘是腹部外科常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发现性别、年龄、胃癌合并有心肺疾病、胃癌术前有过腹部手术史与消化道瘘发生没有关系。患者术前贫血发生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为2.11%,患者术前白蛋白低于30g/L,发生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为4.13%,消化道瘘的发生与术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关,术前应纠正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等影响因素,降低消化道瘘的发生率。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6.04%,治疗胃癌的同时应该对糖尿病进行治疗,降低消化道瘘发生的风险。术中对于不同位置、大小的胃癌患者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保持引流的通畅,合理应用肠外及肠内营养制剂、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并采取正确措施可以促进消化道瘘的愈合,降低消化道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