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营养因子一直是阻碍饲料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氰糖苷是非常规饲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抗营养因子。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已知生氰糖苷含量的苦杏仁,以探究其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含有生氰糖苷类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生长杂交猪(杜x长x大)45头,随机分为3组,各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总饲喂期长为60天,分为A、B两个阶段,在试验期A阶段,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已知生氰糖苷含量的苦杏仁,使各组饲粮中生氰糖苷含量(以HCN计,下同)分别约为0mg/kg、3mg/kg和6mg/kg;在试验期B阶段,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生氰糖苷含量逐步增加,直至该阶段的第16天,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饲粮中的生氰糖苷含量分别达到0mg/kg、7mg/kg和14mg/kg。饲养过程中记录生长性能相关指标,饲喂结束后空腹采血检测生化指标,各组重复组均随机屠宰1头猪进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等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1)生氰糖苷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饲喂期A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1料肉比较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喂期B阶段,试验组1的料肉比仍低于对照组,试验组2料肉比偏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生氰糖苷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肉色水平均良好,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2的pH45min相对较低,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pH24h和pH48h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的剪切力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1、试验组2的滴水损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试验组2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与试验组2的SOD、GSH-Px及CAT活力均有所提高(p>0.05),试验组2的SOD及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与试验组2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生氰糖苷对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各组间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及肌肉内16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生氰糖苷对生长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间TP、ALB、A/G、Urea、Crea、TG、HDL-C、LDL-C、LDH及Glu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喂期A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1的AST浓度显著降低(p<0.05);在饲喂期B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1的ALT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2的CHOL浓度显著升高(p<0.05),CK浓度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1)当饲粮中生氰糖苷含量为6mg/kg或更低时,对试验动物的生长性能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且当饲粮中生氰糖苷含量为3mg/kg时饲料利用率有所提升;(2)在饲喂期全阶段,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饲粮中的生氰糖苷水平均未见对猪肉品质和肌肉营养水平产生显著影响;(3)在饲喂期全阶段,试验组1和试验组2饲粮中的生氰糖苷水平未见影响生长育肥猪的血糖稳定和蛋白质代谢,但随着饲粮中生氰糖苷含量的升高,可能对动物机体的脂肪吸收和肾脏的基本代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