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框架结构纵筋机械连接接头单调和循环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预制框架结构的施工中,纵筋的机械连接往往难以保证两部分钢筋共线,且在连接时钢筋可能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弯折,这些难以避免的施工误差将在纵筋连接处带来一定程度的偏心受力问题。另外,至今尚未有关于钢筋机械链接后抗拉强度的经验或理论计算方法,亟需对钢筋机械连接的力学性能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将通过单调及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上述初始偏心和弯折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另外,为保证所连接的两钢筋共线并改善连接头的受力性能,本文还在其中一个钢筋端头附加了螺帽,使螺帽外径略小于机械套筒内径,并对该类型连接接头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鉴于MTS试验机易于对杆状构件施加往复荷载,因此本文的85个钢筋机械连接试件均在加载能力为2500kN的MTS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所用机械套筒的连接方式是一端套丝连接,另一端灌浆连接,两端均连接16mm或18mm的钢筋。根据两钢筋的机械连接形式,试件共分为四类:共线连接试件(MT16及MT18)、有一定偏心的连接试件(MT16E及MT18E)、有一定弯折的连接试件(MT16B及MT18B)、共线连接且附带螺帽的连接试件(MT16HR及MT18HR)。对每一类试件均进行下面四组加载:中国规范单调拉伸试验、中国规范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美国规范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和中国规范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加载速率同时符合中国和美国相关规范。试件的典型破坏形式为套丝连接端的钢筋受拉断裂,而灌浆连接端的钢筋及灌浆体基本没有损伤现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钢筋机械连接时的初始偏心和弯折对连接后的抗拉强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连接件的延性;在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承受单调拉伸荷载或往复拉压荷载时,钢筋端部附加螺帽的构造措施对接头受力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由上述结果可知,钢筋机械连接的初始施工误差将对构件或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非抗震区的结构可忽略钢筋机械连接施工误差造成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运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模拟基坑开挖,通过分析一些主要影响因素来研究深埋重力-门架式围护结构中双排桩和水泥搅拌桩的共同作用.讨论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对围护结构侧
该文以中国刚落成的最高钢结构广播电视塔——黑龙江广播电视塔为工程背景,详细研究了钢塔在悬挂水箱减振器作用下振动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减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减振器设
目前,发达国家中钢筋混凝土短柱普遍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工厂以及桥梁等的建设中。从汶川地震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混凝土框架结构典型的破坏形式之一是其短柱遭受严重的破坏。
现代工程结构日趋复杂化和大型化,为了提高结构抗振性能,新型结构振动控制装置越来越多被引入结构中。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是一种典型有效的被动结构控制装置。目前对于TLD减振
强烈地震动是引起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近场强地震动主要特征的变化颇为复杂,受震源破裂过程的控制十分显著。基于有限断层震源模型的高频地震动随机合成,有利于表达大地震近场
粉体喷射搅拌桩法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针对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际需要的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土强度受主要因素影响的规律;并用数值方法分
该文通过选用合适的计算模型、简单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饱和土中空间框架结构-筏基(桩基)-土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对粘弹性层状地基上的结构体系,用传递矩阵-旬度矩阵方法
该文首先结合现有理论和原位观测资料,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考虑分级加载对孔压的影响,对复合地基分级加载条件下变形特性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然后,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
由于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加,公共设施用地较为紧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土地,开始建设地下结构来作为公共设施。在地下开挖时会出现过大的变形,减小位移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在结构中设置消能支撑是多高层建筑减轻地震灾害、实现结构被动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消能支撑具有减震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简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国内外已有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