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与企业投融资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是财务学研究的经典话题。Modigliani和Miller(1958)指出,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外部资金成本相等,决定企业项目投资的唯一因素是该项目的边际价值,投资行为与资金成本无关。而在现实中,由于市场环境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资金供给者要求得到更高的回报,以弥补监督成本和风险补偿,使得外部资金成本高于内部资金成本,融资约束的状况普遍存在。以此同时,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企业的最佳投资规模因融资约束而发生扭曲,要么投资过度,要么投资不足。管理层倾向于通过投资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资金供给者由于监督能力受到制约,不能在当期识别管理者投资低效的行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代理冲突直接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因此,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投资效率下降。总的来说,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是融资约束和投资失效的根源。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中介,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的作用。一方面,媒体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将信息传播给大众,可以降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搜索成本,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法律修订、经理人声誉和高管公众形象三种渠道发挥着公司治理作用(Dyck and Zingales,2002)。理论上说,媒体与企业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然而,媒体的不实报道时有发生,传闻与谣言肆意转发,有偿报道不断揭露,影响了媒体的信息中介和公司治理作用。现有相关文献忽视了媒体报道质量的重要性,仅有少数学者从报道偏差的角度侧面考察媒体信息质量。而真实而客观是媒体在资本市场中影响资产定价和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前提和保障。  本文从媒体报道与融资约束、媒体报道与资本成本和媒体报道与投资效率等方面,检验我国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以新闻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上,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到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中,考察媒体公信力与企业投融融资的关系。并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媒体公信力对媒体报道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分别从媒体的信息中介作用和媒体的公司治理功能回顾媒体在财务学研究中的已有成果;其次,总结已有文献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梳理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相关文献。第三章主要介绍媒体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详细回顾了媒体公信力的测度研究成果,并介绍我国媒体可信度的研究现状,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总结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依据已有研究对融资约束问题根源的分析,结合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实证检验媒体报道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结合传播学理论,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分析框架,考察媒体公信力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媒体公信力对媒体报道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影响。第五章在前文对融资约束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深入到融资约束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权益成本方面,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对权益成本的影响。第六章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因此,本章对企业的债务成本进行分析,利用企业利息作为债务成本的代理变量,考察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使企业的投资效率偏离最优投资决策。在前文对融资约束和资本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考察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启示和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表明:第一、媒体报道能够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随着企业的新闻报道数量增加,融资约束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尤其是当正面报道越多时,越能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负面报道则会加剧融资约束的程度;公信力方面,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同时,媒体公信力对媒体报道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总的来说,媒体公信力强化了正面报道的作用,对负面报道的作用也有所加强。第二、媒体报道影响企业的权益成本。媒体的报道数量越多,企业权益成本越低。正面报道能够很好的发挥积极作用,而负面报道的治理功能并不显著;公信力方面,随着媒体公信力的提高,企业的权益成本下降;不仅如此,公信力能够加强正面报道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也能弥补负面报道治理能力不足的缺陷。第三、媒体报道影响企业的债务成本。媒体报道的数量和内容对债务融资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债务成本随着新闻转载量的增加而下降,新闻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增加企业债务成本,而国有官方媒体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负面报道对债务成本的作用。 第四、媒体报道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媒体报道的数量和正面报道在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的同时,会造成过度投资,而负面报道对于抑制投资过度和导致投资不足的作用并不明显;媒体公信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与媒体报道的效果相似。同时,媒体公信力对媒体报道的调节作用显示,随着媒体公信力的提升,不论对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的企业,正、负面报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不明消息来源的报道对负面报道的作用具有强化效果,而在正面报道中,其弱化了正面报道对投资不足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正面报道刺激过度投资的弊端。  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选题上看,本文选取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媒体”作为切入点,对融资约束、资本成本和投资效率三个财务学研究经典话题进行研究。并首次将传播学中“媒体公信力”的概念引入分析框架,实证检验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弥补了已有媒体公司治理研究中忽视媒体信息质量的缺陷,为媒体公信力引入财务学研究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二、从理论上看,一方面,本文拓展了外部信息源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细分了媒体报道的内容倾向和信息质量对融资与投资作用,为企业外部非正式制度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也为媒体的信息质量影响媒体信息中介和公司治理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三、在研究设计上,本文也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探索。首次将公信力作为媒体报道质量的评价标准,引入到媒体研究的指标设计中,从权威性、影响力、新闻素材来源三个方面,以国有官方媒体报道数量、新闻转载量和不明消息来源新闻的数量为代理变量,衡量媒体的公信力,为媒体公信力在财务研究中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标设计。
其他文献
各行业的竞争已近入激烈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别是在零售行业,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在这样一个关键时点,企业能否培养和留住优秀的
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家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哈默与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无疑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合理解释。这一理论对于加入WTO的我国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迎接国际竞争挑战有着紧迫而现实的意义。然而,这一理论本身尚不形成体系,尤其是在应用方面更是缺乏实践指导性。鉴于此,本文希望在核心竞争力的应用理论方面能有所贡献,并对我国模具企业的经营实践有所借鉴。首先,阐述了本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