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础上,着重分析、归纳不同真菌菌株肺部感染的CT征象,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临床资料完整、基础病为恶性血液病并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共128例,其中包括曲霉菌51例、毛霉菌5例、隐球菌8例、白色念珠菌44例、卡氏肺孢子菌20例。初诊及治疗后均行TOSHIBA16排螺旋CT胸部10mm层厚扫描并1mm层厚薄层重建,获得并分析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的类型、形态、数目、累及范围、分布、边缘、内部特征及周围改变,并对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真菌菌株肺感染CT特征:(1)曲霉菌肺炎:病灶以结节样实变为主,斑片、肿块、片状实变次之,好发于胸膜下,多为多发、散在病灶,晕征、壁结节、空气新月征出现率较高,偶可见反晕征;可以伴有胸膜粘连、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未见成簇或融合,罕见小叶间隔增厚、肺组织牵拉等。(2)毛霉菌肺炎:胸膜下边界模糊、边缘毛糙的结节、肿块、片状实变最多见,常多发、散在,部分可见分叶,可以有壁结节及空洞,晕征及反晕征出现率比较高,胸膜粘连多见,常有胸腔积液,可有纵膈肿大淋巴结。(3)隐球菌肺炎:胸膜下为好发部位,病灶以结节、肿块样实变为主,边缘常不规则,可呈分叶状,实变内空洞多见,部分病灶有融合趋势,未见壁结节及空气新月征,也可表现为树芽及粟粒样血行播散样改变。(4)白色念珠菌肺炎:均为多发病灶,形态多样,可以表现为斑片、结节、索条、片状实变、磨玻璃密度、树芽及粟粒等,并常常共存,可以见到晕征,实变内可见不规则空洞,未见壁结节及空气新月征出现,可伴发多脏器感染。(5)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病灶以弥漫性磨玻璃密度为主,病变区内可见小叶中心性或腺泡结节样影、斑片状实变、网状影和索条影,部分病例可见融合的片状实变,亦可见到气囊,均为两肺叶同时受累,部分病例胸膜下较少累及,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纵膈重大淋巴结少见,未见壁结节、空洞、反晕征。结论:本组病例不同菌株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各具特征性,CT在常见真菌肺感染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