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配置,即通过价格手段进行资金的有效配置;中国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其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对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是否与其真实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代表公司真实价值的业绩指标是否与股票价格相关,这些问题不仅对市场是否有效意义重大,也对证券市场投资者意义重大。学者对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结果大多表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指标与市场估值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公司业绩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较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刚过20年,各种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不能将国外的研究成果简单照搬到中国。本文以研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估值的相关性为出发点,考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20余年来的有效性。通过研究1990-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估值的相关性,本文发现,总体来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趋势,但证券市场的估值却经历了大幅波动;本文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波动与市场估值波动是具有一定行业相关性的,表现在食品、交通基础设施这类抗周期行业,其业绩波动性和股价的波动性都较低;通过对2002-2012年样本公司季度经营业绩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每股营业收益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均与股票价格显著相关,且每股营业收益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更大;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指标和市场估值的二阶矩关系研究表明公司经营业绩波动与市场估值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2002-2011年样本公司每股营业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回归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随时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业绩指标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仍比发达市场的低。综合所有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较弱,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亟待加强。本文认为,政策干预、制度设计缺陷、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估值相关性较弱的深层原因。制度建设严重落后、违规成本较低让我国证券市场变成了公认的“政策市”、“投机市”,市场上充斥着虚假信息、内幕交易屡见不鲜,庄家违规操作频繁,严重制约股票价格反应公司真实经营状况和内在价值的机制。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提出政策建议: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尽快建立完整规范的法律体系,形成“依法治市”的理念,提高违规成本,用完善的制度约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同时,作为管理者的政府,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应该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但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强监管水平,以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