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公司上市的方式有两种:IPO和借壳上市。公司在选择上市方式时,股东的性质、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时的制度环境、公司本身的条件等都会影响该决策。不同性质的股东由于利益取向、持股动机不同,导致他们利益诉求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同,进而影响公司决策。在选择上市方式时,以经济人角度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更有益的决策。如一些创业投资机构为求在获得一定的收益后及时退出会选择退出机制较好的IPO方式,而一些非金融类股东为求公司长远发展,会选择他们认为有利于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上市方式。不同性质的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会影响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判断。金融类股东由于更熟悉市场的运作,有时候会被投资者认为是市场的风向标,容易出现跟风投资现象。公司的上市方式也会影响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判断。以IPO方式上市的公司证明其在上市前几年内业绩比较优秀,规模也较雄厚,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本文以2014年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148家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上市方式及市场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相比于非金融类股东,金融类股东出于资本利得的目的,更倾向于选择以IPO方式进行上市。(2)不同的金融类股东对上市方式的偏好程度有所不同,创业投资机构相比于其他金融类股东,由于存在退出时间的限制以及声誉塑造的压力,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退出时间比较确定的IPO方式。(3)投资者更加看好上市前业绩比较优秀的通过IPO方式进行上市的公司。(4)金融类股东的参与程度会影响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判断,并且金融类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者的投资情绪越高。本文从股东性质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丰富了股权结构对上市方式及市场反应影响方面的研究。解释了不同性质股东对公司决策造成影响的原因,发现了不同性质股东的持股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为拟上市公司的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