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冷轧过程带材出现的边部减薄问题,本文以不同机型的六辊轧机为研究对象,对冷轧过程带材边部减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冷轧带材边部减薄的定义、定量表示方法及产生机理。边部减薄主要是由于工作辊在与带材相接触的部位沿着辊身方向弹性压扁不均匀、带钢内部金属的横向流动两个主要因素而引起。将辊间弹性压扁边部接触区域近似看成平面应力问题,而辊间接触中部区域弹性压扁近似看成平面应变问题,并推导出了假设轧辊为短粗梁时辊间弹性压扁系数,建立了辊间弹性压扁系数混合修正理论模型及工作辊与带材间弹性压扁系数修正理论模型;其次,在轧辊弹性压扁系数混合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冷轧过程带材边部减薄和板形计算理论模型,给出了弹性压扁系数加权拟合系数的求解方法,收集实际生产数据并结合powell法确立出最优加权拟合系数。最终开发出了相应的边部减薄预报软件。分别模拟计算出了工作辊与带材间、工作辊和中间辊间及中间辊和支承辊间弹性压扁系数分布曲线;计算出了典型规格产品轧制情况下的金属横移函数分布规律。对比分析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生产现场六辊轧机的设备参数及典型规格产品的工艺参数,分析了六辊CVC轧机和UCM轧机边部减薄影响因素。对于两种机型,带材入口厚度、压下率和变形抗力对边部减薄的影响规律相同,且成正比关系;随着带材宽度的增加,边部减薄先增大,当达到一定宽度后,随着宽度继续增大,边部减薄开始逐渐减小;工作辊弯辊力和中间辊弯辊力对带材边部减薄影响规律相同,随着弯辊力的增大,带材边部减薄减小,工作辊弯辊力对带材边部减薄影响更明显;无论中间辊向左还是向右移动,都会使边部减薄减小,且边部减薄减小幅度明显大于弯辊力对边部减薄的减小幅度。对比分析了六辊CVC轧机、HC轧机、UCM轧机和AS-UCM轧机对边部减薄的控制能力及对带材的板形控制能力,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