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因为其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惊人吻合,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该理论的核心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它包括: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多理念上也借鉴了这一理论。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课题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渊源、内涵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和指导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试图探索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本论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参考美国肯塔基州教育局和沃尔特·麦肯齐特创办的Surfaquarium咨询公司编制的测量工具,对安徽省两类高中(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400名男女学生进行了多元智能的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在内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良好的前提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两类学校样本之间的比较和性别差异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而言,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八种智能,而且在每种智能上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但不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2.男生在数理逻辑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方面显著优于女生;女生在语言言语智能和人际交流智能方面显著优于男生;3.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重点中学学生显著优于普通中学学生,而在语言言语和音乐节奏智能方面,普通中学学生则优于重点中学学生。根据调查结论分析得出以下推论:1.物理实验课上男女生活跃度有区别,操作阶段男生较为主动积极,讨论环节女生比较主动;2.重点学校在教学中可能更倾向于数理逻辑方面的智能培养;3.不能忽视群体中的个体差异的存在。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表现出多种才能,发现其优势智能,利用学生的这种智能优势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注意充分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把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使其优势智能领域与弱势智能领域相得益彰,最终使其智能获得最优的发展。最后笔者提出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元智能渗透策略,以及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并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多元化策略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