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酯增稠端羟基不饱和聚酯SMC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异氰酸酯预聚物对端羟基的不饱和聚酯进行增稠,通过树脂的粘度、羟值、凝胶时间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冲击性能和螺线流动实验对SMC的增稠性能、增稠机理、力学性能、固化行为、贮存稳定性和耐电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实验证明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端羟基不饱和聚酯增稠,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增稠性能优于异氰酸酯单体.(2)增稠效果与增稠剂用量、分子量和增稠温度有关.增稠剂PU400的加入量应该小于10﹪,否则树脂粘度增长过快,无法正常浸渍玻璃纤维;在相同的质量分数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增稠速度随增稠剂分子量的提高而下降;在273K下,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在4天内完成增稠,在323K下,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在8小时内完成增稠.(3)通过红外光谱、化学分析以及增稠实验证明,异氰酸酯增稠不饱和聚酯的机理是:-NCO基团与羟基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线性氨基甲酸酯而增稠;(4)增加增稠剂用量,提高增稠剂分子量及增稠温度对树脂的固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PU400加入量≤20﹪时,PU400加入量越大,凝胶时间变短;当PU400加入量≥20﹪时,PU400加入量越大,凝胶时间开始加长,但仍未超过纯UP的凝胶时间即14.3分钟.树脂体系的收缩率随PU400的加入明显变小.(5)异氰酸酯预聚体增稠的不饱和聚酯片材的贮存稳定性优于氧化镁的增稠体系.三个月后,由异氰酸酯增稠体系制备的片材的螺线长度变化较小,仅从105mm降到92 mm.(6)异氰酸酯预聚物增稠的SMC具有较强的耐电弧性.在298K下,材料的耐电弧时间最大可以达到220秒;而在473K下,材料的耐电弧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80秒.
其他文献
模具设计是一个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创造性过程,它体现了对知识的理解、继承、集成、创新和管理。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本和生产力,对知识的运用和管理将大大加强企业新
随着石化资源减少和塑料“白色污染”加剧,生物质资源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全球每年茶叶消耗量超过450万吨,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茶渣剩余物(T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