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内的传热和流动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所用的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雷诺数的跨度为170-1200.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是由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内的传热和流动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所用的工作介质为去离子水,雷诺数的跨度为170-1200.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是由微机电制成工艺制造,其水力直径为187.5μm,高宽比为0.067,其种类分为不同的涡流产生器对数和不同的攻角角度。其实发现,加有涡流产生器的微通道的临界雷诺数要比未加涡流产生器的光滑微通道要低,大约在600720之间。本次研究中所得的实验结果显示:与同尺寸的光滑的矩形微通道相比,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的确能增强换热性能(对于层流,换热性能增强的比例为9-21%,而对于紊流,换热性能增强的比例为39-90%);在强化传热的同时,加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微通道也会产生更大的压降,具体表现为在层流阶段会比光滑微通道大34-83%的压降,并且在紊流阶段会比光滑微通道大61-169%的微通道。G6通道(流道内有三对攻角为30°或150°的纵向涡流产生器)有最好的综合换热性能(在层流状态下,其综合换热系数为0.30;在紊流状态下,其综合换热系数为0.66),这一综合换热系数的表示方法是强化传热比例与压降更加比例的比值(ΦNu /Φf)。对于数值模拟研究,本次模拟主要针对G1(5×30°)通道进行了传热和流动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纵向涡流产生器后面的低速回流区是流体与壁面热交换和流体之间热混合非常充分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同时有二位的横向漩涡和三维的纵向漩涡产生,由于是三个壁面同时加热的原因,横向漩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流体与侧壁面的热交换,而纵向漩涡则随着入口处流体的质量流率增加而增强,在同一质量流率下,不同高度处的纵向漩涡表现出不同的强度趋势。
其他文献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的、按斯特林循环工作的活塞式发动机。其效率高、噪音小、不受环境与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用于水下动力、空间
本研究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对纳豆菌进行复合诱变处理,以期从中筛选出纳豆激酶(NK)活力高和抑菌效果好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分离、筛选的纳豆菌NK-9作为出发菌,通过紫外线和氯
自动售货机其实集合了时髦的概念和新的形态:便利、舍去人工成本、无限可能的商品——这些似乎都是它火起来的可能性。 会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而这个行业所期望的那个引爆点,可能还没有来到。 上午11点,广州市天河区百合路上的37游戏大厦一楼,穿着“真功夫”、“都城快餐”、“广安面食”等8家餐饮公司制服的员工,正在熟练地向像信箱一样整齐排列的透明小格子里放盒饭。同时,现场两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查看每个格子
本文研究了气体传感器阵列原理和构成,重点研究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模式识别技术在电子鼻中的应用。本课题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电子鼻试验装置,可以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组装密度越来越高,散热问题越来越突出。微通道热沉具有比表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及结构紧凑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的设计要求是:在40mm×
压气机的失速与喘振是两种既有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非稳定流动现象。喘振会导致压气机叶片发生剧烈的震荡,严重时会损害压气机本身,而旋转失速是喘振发生前的先兆,深入分析旋转失速是控制压气机喘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CFD技术仿真某离心式压气机。利用NASA文献提供的压气机和扩压器叶片数据建立计算模型,并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处理压气机叶片前缘的圆弧,建立压气机和扩压器的几何模型,并
与常规水轮机组相类似,潮汐电站机组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流动状况和机组的动力特性。但与常规电站不同的是,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导致潮汐电站
选择可靠、经济、高效的除湿方式对特定场所的湿度进行控制,并采取先进的热回收设备回收多余的冷热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本文中,课题组创新性地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除湿机器露点降低到0℃以下,通过实验研究了系统的组合方式、再热及化霜控制逻辑,并将机械泵驱动分离式热管安装于组合式空调机组中,以探究热管的热回收性能。为了提高系统的化霜性能,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热管-制冷机复合机组,并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