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半开放式黄羽肉鸡饲养模式为前提,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互作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抗氧化、抗应激、免疫和鸡冠发育的影响,旨在为肉鸡生产制定适宜的光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采用2(光照时间)×2(光照强度)因子设计。选取健康1日龄岭南黄羽雏鸡8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含3个重复,每重复70只(公母各半)。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晚补充白炽灯光,各处理组分别采用24L+30Lx、24L+10Lx、3D:1L+30Lx、3D:1L+10Lx共4种光照模式。试验期为50天,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50 d)两个阶段。分别在第22 d从每重复随机选取4只(共48只)和51d同样选取6只(共72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样和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P<0.05),尤其是在生长后期促进了日增重并降低了料重比(P<0.05),从而提高了出栏体重(P<0.05),但对全期料重比则无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和时间也不存在互作效应(P>0.05)。 2.血清褪黑激素测定结果显示: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促进了肉鸡褪黑激素的分泌,并与光照强度存在互作效应,21d表现为显著水平(P<0.05),50d表现为明显趋势(0.05<P<0.10)。然而,30Lx和10Lx光照强度同比差异则不明显(P>0.05)。 3.抗氧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低强度光照同比高低强度光照显著提高了21d血清GSH-Px和CAT活力,21d肝脏T-AOC和50dGSH-Px活力,两者存在互作效应(P<0.05)。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还显著增强了21d肝脏CAT活力(P<0.05),低强度光照同比高强度光照也显著增高了50d血清GSH-Px和CAT活力(P<0.05),降低了50d肝脏MDA水平。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50d肝脏MDA水平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P<0.05)。 4.抗应激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低强度光照同比高强度光照降低了血清CK活力(P<0.05),21d两者还存在互作效应(P<0.05);降低了21d血清CS水平和HSP70浓度,但未有互作效应(P>0.05);低强度光照同比高低强度光照降低了50d血清CS水平(P<0.05),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显著降低了50d血清HSP70浓度(P<0.05),时间和强度存在互作效应(P<0.05)。此外,间歇光照同比持续光照还降低了50d血清ACTH浓度(P<0.05)。 5.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间隙光照同比持续光照提高了21d脾脏、法氏囊指数和50d脾脏、胸腺指数(P<0.05),增高了血清IgM浓度(P<0.05)。 6.鸡冠发育及相关激素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持续光照相对于间歇光照、高强度光照相对于低强度光照,鸡冠发育更高更宽,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鸡冠厚度显著增加(P<0.05),且对于母鸡而言,两者还存在互作效应(P<0.05)。高强度光照同比低强度光照显著提高了血清GnRH水平(P<0.05),21d持续光照组血清GnRH水平也显著高于间歇光照组(P<0.05),光照时间和强度对50dGnRH分泌水平存在互作效应(P<0.05)。持续光照和高强度光照公鸡具有较高的血清T水平(P>0.05);母鸡则具有较高的血清E2水平,其中持续光照相对于间歇光照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 上述结果提示:夜晚3D:1L间歇光照+10Lx光照强度饲养模式能够改善肉鸡出栏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提高了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抗应激和免疫功能。但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而改善鸡冠发育。若同时考虑黄羽肉鸡的外观品质,建议夜晚优化光照模式为3D:1L+30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