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FIB、UA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分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探讨MPV、FIB、UA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否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60例,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术,根据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40例;冠心病组再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33例、多支病变组60例,分析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和新的危险因素MPV、FIB、UA在各组间的变化特点及聚集情况。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均于空腹12小时后抽取肘前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尿酸、hs-CRP、肝功及血脂等。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Gensini积分系统计算冠脉积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①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各组病人间的年龄、性别、吸烟比率、高血压比率、糖尿病比率、体重指数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MPV、FIB在AMI组-对照组、UAP组-对照组、SAP组-对照组、AMI组-SAP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UAP组-SAP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UA、hs-CRP在AMI组-对照组、UAP组-对照组、SAP组-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SAP组、AMI组-UAP组、UAP组-SAP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MPV、FIB在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比较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UA、hs-CRP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中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④将MPV、FIB、UA、hs-CRP与Gensini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MPV与Gensini分值呈正相关(r=0.213,p=0.02);FIB与Gensini分值呈正相关(r=0.18,p=0.040);UA与Gensini分值呈正相关(r=0.189,p=0.039);hs-CRP与 Gensini分值呈正相关(r=0.161,p=0.045)。  结论:  ①冠心病组(SAP组、UAP组、AMI组)MPV、FIB、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作为临床上冠心病的早期预测指标,其中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尿酸可能对冠心病的早期预测价值更大。  ②MPV、FIB、UA水平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认为MPV、FIB、UA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③联合检测三者时,可提高其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将影像学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三维重建并测量颈椎间盘及其相关结构,探索7-12岁儿童颈椎间盘、髓核及相关结构发育情况和增龄变化规律,为儿童颈椎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影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评估及预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