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目前已经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肺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45%,其5年生存率仅为14.6%。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的不断普及,在胸部X线摄影中未显示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其中一些可见的结节是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其主要表现为肺部密度朦胧增加并保留支气管和血管边缘的结节区域,由局部气体充填、间质增厚、肺泡壁部分塌陷或毛细血管血容量增加引起。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上持续存在的GGN多数为早期肺腺癌。对于良性病变,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抗炎、止血等;对于恶性病变需进行合适的手术方式切除,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对磨玻璃结节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影像学征象,但目前对于GGN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分歧。关于其随访治疗策略,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通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影像特征来预测GGN的良恶性及病理亚型很重要。因此,进行了该研究,分析GGN的HRCT特点。目的:评价HRCT对于GGN良恶性及浸润程度鉴别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胸外科的肺部GGN患者,其HRCT至少检出一个肺部GGN并且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共收集符合条件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研究中男71例,女99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4.27±12.75岁。按病灶的性质分2组:良性组69例,平均年龄50.91±14.15岁;恶性组101例,包括75例浸润性肺腺癌(其中贴壁型37例,乳头型14例,腺泡型21例,实性为主型3例),1例腺鳞癌,微浸润腺癌(Min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9例,16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平均年龄56.55±11.21岁。浸润性腺癌、微浸润腺癌、腺鳞癌、原位腺癌被归类为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慢性炎症、肉芽肿性炎、局部纤维化。收集相关病史及临床资料,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采用Pearsonχ2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1.卡方检验显示mGGN与恶性相关(P<0.05)。恶性和良性结节在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的发生率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对照组相比,恶性组的患者病灶的病灶直径更大(14.19±4.60mm vs 12.20±5.72mm,P<0.05),恶性组年龄更大(恶性组56.55±11.21岁vs良性组50.91±14.15岁,P<0.05),恶性组GGN病灶平均CT值(-523.54±99.45HU)相比于良性组GGN(-610.59±107.97HU)更高。2.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患者年龄、是否含实性成分、空气支气管/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GGN大小、CT值作为协变量,结果显示更高的CT值、有血管集束征、有空泡/空气支气管征是预测恶性GGN的重要征象(P<0.05)。对良恶性GGN制作ROC曲线,评价CT值对恶性GGN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0.646,0.803),并且用于区分恶性的病灶CT值的最佳临界值为-654.67HU,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40.6%。3.AAH/AIS/MIA与IAC在病灶大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632,P<0.05)。IAC患者的平均病灶大小14.59mm,大于发生AAH/AIS/MIA的患者。发生IAC患者的GGN平均CT值为-507.92HU,高于发生AAH/AIS/MIA病变患者(P<0.05)。4.HRCT中表现为胸膜凹陷征的肺腺癌患者,发生IAC的比例更高,为85.7%(χ~2=6.479,P<0.05)。HRCT中表现为mGGN的患者发生IAC的比例更高,为81.8%(χ~2=5.465,P<0.05)而在HRCT中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的患者与未出现上诉特征的患者,发生肺腺癌的病例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不同结节位置的患者发生肺腺癌病理类型的差别,结果显示不同结节位置的患者最终的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GGN的平均CT值、是否有胸膜凹陷征为鉴别AAH/AIS/MIA与IAC的重要因素。对GGN型肺腺癌制作ROC曲线,评价平均CT值对IAC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37,0.838),并且用于区分IAC的病灶平均CT值的最佳临界值为-491.33HU,敏感度为50.7%,特异度为89.7%。结论:1.GGN的平均CT值为鉴别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平均CT值大于-654.67HU更倾向于恶性,且mGGN、有空气支气管/空泡征、有分叶征、有胸膜凹陷征、有毛刺征、有血管集束征以及较大的GGN更可能倾向于恶性GGN。2.平均CT值、胸膜凹陷征为鉴别AAH/AIS/MIA与IAC的重要因素,平均CT值大于-491.33HU、有胸膜凹陷征更倾向于IAC;且mGGN、直径较大的GGN更倾向于I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