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甲醛是室内环境中主要的空气污染物,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条件下会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研究室温下去除甲醛具有重大意义。海泡石的比表面积较大,对VOC气体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适用于甲醛去除。本文通过对原矿海泡石进行提纯和酸处理后进一步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了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通过搅拌浸渍的方法将MnO2成功负载在海泡石上,并考查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经过提纯和酸改性后,海泡石的比表面积
【基金项目】
:
湖南省科技厅战略型新型产业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2015GK1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是室内环境中主要的空气污染物,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条件下会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研究室温下去除甲醛具有重大意义。海泡石的比表面积较大,对VOC气体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适用于甲醛去除。本文通过对原矿海泡石进行提纯和酸处理后进一步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了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通过搅拌浸渍的方法将MnO2成功负载在海泡石上,并考查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经过提纯和酸改性后,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大大提高,当负载MnO2后,比表面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TEM显示海泡石呈纤维状结构,MnO2在海泡石表面均匀分散。XRD和FTIR表明MnO2在海泡石表面成功负载,并且结晶性较弱。研究结果显示海泡石改性最适宜的酸为HCl,最适酸浓度为1.5mol/L,最适锰负载量为30%,最适宜的搅拌时间为12 h。甲醛去除性能结果显示,MnO2(30)/HCl-Sep材料在甲醛初始浓度为32 ug/L、吸附剂用量为5 g、298K的条件下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4.3%。通过吸附模型和热力学计算分析可知,甲醛在MnO2(30)/HCl-Sep上的吸附数据拟合后接近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伪一阶动力学反应,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并放出热量。通过沉淀法将Co3O4负载在海泡石上,并考查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最适宜的碱为KHCO3。XRD、FTIR和TEM分析表明Co3O4在海泡石上成功负载并呈现出弱结晶性。相对于K2CO3-Co3O4/Sep-400和KOH-Co3O4/Sep-400,KHCO3-Co3O4/Sep-400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最低的还原温度,其活性氧的迁移率最高,能够有效促进甲醛去除。制备过程中最宜KHCO3浓度为2 mol/L,最佳钴负载量为30%,最佳煅烧温度为400°C。甲醛去除性能结果显示,KHCO3-Co/Sep-400材料在甲醛初始浓度为32 ug/L、吸附剂用量为5 g、298 K条件下对甲醛的去除率达85.7%。通过吸附模型和热力学计算分析可知,甲醛在KHCO3-Co3O4/Sep-400上的吸附实验数据拟合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接近,并且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反应过程会放出热量。通过共沉淀法分别将铈锰和钴锰双金属氧化物负载在海泡石上,并考查其对甲醛的去除性能。研究发现CeMn/Sep对甲醛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CeMn/Sep材料在甲醛初始浓度为32 ug/L、吸附剂用量为2 g、298 K条件下对甲醛的去除率达96%。此外,通过吸附模型分析可知,CeMn/Sep对甲醛的吸附实验数据接近Freundlich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发现其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XRD和FTIR分析表明铈锰和钴锰双金属氧化物在海泡石表面成功负载并呈弱结晶性。H2-TPR分析表明CeMn/Sep中活性氧的迁移率更高,能够有效促进甲醛的去除。本文通过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海泡石,大大提高了甲醛的去除性能,对于室内空气净化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微观混合过程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生产加工过程中,尤其在快速反应体系中,微观混合对反应物料的转化、目标产品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存在未封闭项的问题,使用Pope等人提出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与湍流模型联用的Lagrange PDF模型方法进行封闭和求解,运用CFD技术探讨液相快速反应体系中微观混合的影响机制与规律。本文对概率密度函数方法与微观混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同时,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约1.8万公里,建设有众多的沿海沥青路面,而沿海沥青路面极易受海水侵蚀而影响其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针对海盐侵蚀环境下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M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从微观层面分析氯盐侵蚀环境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
近年来,全世界已经进入了病毒爆发频繁的时期,例如COVID-19的连续不断爆发。因此,病毒的高度灵敏的检测和特异性识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生物发现过程(例如酶-底物和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启发,病毒分子印迹传技术是近15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够特异性鉴定病毒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病毒体积较大,自组装结构脆弱以及不同亚种之间的相似性,而该技术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病毒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远远达不到小分子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自面世以来以来,就广受科研人员的关注。硼氢化钠(NaBH4)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无碳能源载体被直接运用于DBFC。但NaBH4在电氧化过程中存在的竞争性水解,以及DBFC阳极催化剂所必要贵金属的高昂价格使其市场化进程缓慢。阳极催化剂作为DBFC模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取得高性能燃料电池的关键。因此,设计一种高效低价的阳极催化剂成为促进DBFC商业化的当务之急。贵金
郴州市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1996年、2003年、2009年、2016年、2019年五个年份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郴州市矿点数据,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生态影响因子构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基于GIS的空间运算和空间分析探讨郴州市各年份间RSEI变化规律,再将数据网格化将RSEI差值和矿点核密度数据进行耦合分析,基于耦合分析结果
锂离子电池外壳作为电池结构的重要部件之一,而电池外壳的质量对电池本身的寿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若外壳出现生锈或破裂,则引发起火,甚至爆炸。以圆柱状锂离子电池为例,其外壳材料主要是镀镍钢带,现有市场产品的镀层主要由两层或多层镍镀层构成,由于多层镍镀层之间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镀层之间更加紧密,其镀镍钢带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由于人们对电池钢带的耐蚀性能的需求逐渐提高,设计具有更加优异性能的
低变质粘结性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是介于低阶不粘煤与炼焦煤之间的一类煤,在我国煤炭中占比约29%,占比量大。这类煤种由于具有粘结性,在其高值化(气化、液化和热解)利用时,会发生剧烈膨胀、结块以及粘壁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反应器的安全性。目前,这类煤仅有少部分用于燃烧,大部分处在未处理的堆积状态,既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合理利用低变质粘结性煤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低变质粘结性煤高值
外骨骼机器人设计研发过程融合了机械设计、控制算法、实时运算、变量感应等多领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使用者行动提供有效力学支持,在军事、医疗、物流、户外运动等领域均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调研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科研成果,发现目前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内的研发设计多集中在传动流程与控制算法领域,较少针对用户舒适性进行研究。而外骨骼机器人在从实验研发领域走向实际应用领域过程中,使用过程的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益、低能耗、环境友好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典型三元铋族化合物,卤氧化铋(Bi OX,X=Cl,Br,I)具有合适的带隙、可见光响应性能及其自身独特的层状结构,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易发生团聚、难以与反应体系分离回收等问题,微纳米级的光催化剂现阶段还难以实现实际的应用。将纳
钢筋混凝土广泛运用在桥梁、隧道、大坝、地下人防工程和军事防护设施等领域,是主要的抗冲击防护结构。在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过程中,侵彻效应除了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外,钢筋网格尺寸、钢筋直径及钢筋的力学性能等因素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围绕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效应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总结了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重点对比分析了HPB235、HRB335、H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