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奥林匹斯山到万里长城,北京奥运的举办使我国成为全世界媒体报道的中心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现代奥运会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赛事的范畴,奥运报道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媒介事件,东道主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媒介系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不仅是一项全世界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事,而且是一场媒体盛宴,媒体在奥运报道过程中尽显各自的实力和价值追求。北京奥运会已经成功落幕,如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但总结这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遗产,探讨其对中国今后的影响,仍将是未来几年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大众传播来看,北京奥运会无疑留下了丰厚的媒体遗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提升了报道的平衡性。北京奥运会刚闭幕,对报纸体育报道的平衡问题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所以本文的研究还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体育报》和《体坛周报》2004年8月14日-30日的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8月9日-25日北京奥运会这两大中国体育报纸对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新闻的条数、报纸版面数、新闻图片数三个方面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报纸媒体在北京奥运会报道过程中在平衡报道方面体现出的不同与特点,并对在报道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理念和新机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国内外报道方面有极大的提高; 2.场内与场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3.胜利者与失落者方面增加更多的内容; 4.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方面有了更大的平衡。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国外体育代表团报道的失衡; 2.对体育赛事本身与娱乐新闻报道的失衡; 3.对金牌和非金牌的运动员的平衡报道意识不强; 4.在报道广度和深度上失衡。 因此,在以后的奥运会的报道中要树立国际意识,注重国内外平衡媒体在关注本国运动员的同时不要忘了参加亚运会的其他国家的体育代表团。体育比赛的锦标赛,它的目标不是为了比拼专业运动员谁更技高一筹,最终目的并不是决出胜负,而是全民参与;树立大体育意识,淡化金牌报道,媒体在关注金牌的同时,也应关注那些银牌、铜牌的获得者,以及为之付出了努力并在其身上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其他参与者;把握好赛场内外的报道度,以赛事报道作为报道重点,报道运动员的场外新闻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娱乐过度,充分尊重运动员的尊严和个人隐私,这是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底线。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此为我国以后的报纸做好奥运报道服务。 本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概述;第二部分是通过对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报纸平衡性报道的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是分析产生平衡报道变革的原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中第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报纸体育报道进行总结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