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266.8美元,预示着我国小康社会正在步入休闲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即将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可以预见社会对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但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五所院校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为数极少的社会体育专业中设置了休闲体育相关方向,这与我国休闲体育的强劲发展不相符合。而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近年来休闲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天津高校还没有开设休闲体育专业,这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相悖。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天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练等岗位的饱和,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每况愈下。为此,本文提出在天津高校体育专业中设置休闲体育方向课程的构想,以拓宽专业口径,满足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新需求。本研究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泰勒课程构建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并结合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社会实际,探讨了天津高校体育专业休闲体育方向课程的设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体育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天津市高校在体育专业中开设休闲体育方向课程是非常必要的。2)高校体育专业中休闲体育方向课程的设置应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或休闲体育方向课程设置的经验,以社会对休闲体育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对休闲体育市场开发及经营管理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3)高校体育专业中休闲体育方向课程的设置应以泰勒课程编制模式为指导,从认知、情感及能力等三个领域构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结构本着目标性、实用性及主体性的原则,做到休闲体育方向课程与原体育必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空间的开放式;课程评价内容应包含对学生、教师及课程本身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