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生态承载力研究在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缓和人地矛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果被认为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生态承载力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地域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特定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速度,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应用生态承载力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要以承载力理论为依据,从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能力的角度,判断区域资源环境条件是否可以承载规划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开发强度,是否可以承载规划的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为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中引入生态承载力分析,对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结果的可靠性,完善和发展规划评价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分析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中应用的程序、框架模式和分析方法,并用“目标-准则-指标”的框架模式构建了规划评价中综合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采用单要素分析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规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以河北省藁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基于对规划承载力内容和特点的分析认为,规划承载力评价属于前瞻性分析,与回顾性或现势性承载力分析不同,体现在指标选取标准与评价程序方面;   2、在规划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要素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助于辨识主要问题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有利于评价的开展和规划方案修正的针对性。   3、在多因素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框架内,采用模糊隶属度评价方法,对准则层与目标层分别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问题。   4、以藁城市为例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规划方案的实施,可使生态弹性指数总体向稳定状态发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协调程度大幅提高,生态弹性承载压力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度大大降低,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由较弱承载-中等承载状态转为较强承载状态。区域资源环境生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2)分析评价指标,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准则中的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林地面积,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力准则中的规模以上工业占GDP比例和第三产业占GDP比例这五项指标值的提升,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影响最为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但文化旅游发展在促进旅游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地居民也承担了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地面临着
中国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威胁,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就必须对过去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全新世以来的气
化妆品市场兴起与繁荣,广告成为化妆品推向市场的最好的方法。市面上化妆品广告模仿抄袭,人云亦云,广告诉求点过多,无法找准自身品牌特性等问题严重出现,广告效果与投入的广
区域农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易受到来自农业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农业发展可能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产生各种警情。建立灵敏而准确的县域尺度短期预警模型,在科
旱灾是我国损失和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剧增等压力的加大,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旱灾有不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