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其中,钢铁贸易行业作为连接钢铁生产与钢铁消费的纽带,是专门从事钢材贸易流通活动的服务性行业。钢铁单价高、流通成本大的特性决定了钢贸行业具有资金需求大的特点,钢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2012年钢贸行业爆发了严重的信用贷款危机,众多钢贸企业因无力偿还银行的巨额贷款而宣布破产清算,钢贸商落跑事件更是频繁发生,商业银行也因此产生了高达数百亿的不良资产。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钢贸信贷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导致钢贸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多,从表面上看是银行监管不严导致钢贸企业套贷骗贷。更深层次看,是因为现有贷款模式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基于此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风险控制角度对钢贸贷款现有的钢材质押贷款模式、互保联保贷款模式及信用担保贷款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即没有专门针对钢贸行业的贷款模式并且现有的三种传统贷款模式不能有效控制钢贸贷款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钢贸行业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贷款模式来有效控制钢贸贷款的风险,为商业银行钢贸贷款模式提供参考。本文按照“钢贸贷款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钢贸贷款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如何建立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钢贸贷款模式”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分析,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与框架,简要介绍可能的创新点与贡献点。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贷款模式及风险控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第三章基础理论,介绍了钢贸贷款模式研究的相关基本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控制理论及供应链金融理论,为下文钢贸贷款模式现状及供应链金融贷款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第四章钢贸贷款模式现状及风险分析,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钢贸贷款模式的现状,分析了钢材质押贷款模式、互保联保贷款模式及信用担保贷款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提出商业银行缺乏专门针对钢贸企业的贷款模式,并且现有钢贸贷款的三种模式不能有效控制钢贸贷款的风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钢贸贷款的风险。第五章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钢贸贷款模式建立,探讨了钢贸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上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结合设计思路,引入供应链金融概念,针对钢贸企业价值链上的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的资金需求,设计出了基于保兑仓和应收账款质押的钢贸贷款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通过引入期权合约及信用保险合约来解决相关的风险问题。第六章案例分析,通过对C银行与A公司开展的供应链金融贷款案例进行评价分析,验证了供应链金融贷款模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并对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核心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1.对商业银行钢贸贷款现状进行了梳理,详细介绍了主要的三种贷款模式,即钢材质押、互保联保和信用担保,分析了每种贷款模式的特点、风险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2.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钢贸贷款模式,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为有效控制商业银行钢贸贷款的风险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将钢贸行业与供应链金融有效结合,为商业银行的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即仅从风险控制的信贷流程角度去分析钢贸贷款模式,未能对钢贸贷款模式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度量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