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地区经济体(包含东盟在内)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导致劳动力数量发生变动,在此情况下东亚经济体如何能进一步利用好劳动力要素从而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动除了带来劳动力数量变动,还有一个被较少提及的是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也是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劳动力属性.本文基于此研究东亚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发挥的作用以期帮助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文献综述部分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了东亚经济增长奇迹以及目前遇到的困境,并且对教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有大量文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人口红利",但是关于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现状描述部分对目前东亚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以及年龄结构变动作了分析和对比,得出结论:教育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年龄结构毫无疑问在日本、韩国这类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呈现老化,在部分东南亚国家中偏年轻,但是后者的老年劳动力占比也在逐渐增加,甚至即将超过年轻劳动力占比,即呈现老化的趋势。本文理论机制部分首先介绍了理论基础,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及生命周期理论;再分别分析了教育程度以及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利用1995-2014年东亚12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相关数据做基本模型回归,并将东亚国家及地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分为两类作对比分析。另外,本文还将Malmquist指数表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人均产出的替代变量进一步考察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对经济增长是显著为正的,但是不能用于解释东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2)劳动力年龄结构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为15-29岁劳动力作用为负,30-44岁劳动力作用为正,但是小于45-64岁劳动力的作用,这一结论为我国推迟退休年龄提供了依据;(3)45-64岁劳动力对东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高收入国家要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并且在以TFP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这一差异被放大;(4)关于模型中控制变量影响,要素投入、FDI以及城市化对人均GDP的作用显著为正,而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却不利于人均GDP增加。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就东亚国家及地区的教育投入、劳动力政策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