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多年以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一种语言,并且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英语练习通常是在课堂中完成的。然而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下,很多老师仍在不考虑学生兴趣和英语能力的情况下给他们输入英语知识。因此学生变成了消极的听课者,而老师成了权威。这种聋哑学习者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面对这种情况,互动教学应运而生。在互动课堂,老师不能统治问题和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而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老师的角色从权威变成了控制者,评价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资源提供者和引导者。互动是运用目标语的重要方式。通过互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的融入使他们的学生动机得到提高,同时也使老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中西方学者试着寻求促进互动的因素,他们探索着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的方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角色的调整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然而对于师生互动的种类和内容,他们却没有充分地解释清楚。本文从课堂师生互动种类入手,采用调转写和查问卷的方式对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不同方式的比例进行分析,对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类和说明并对英语课堂的氛围及师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深入调查,主要发现如下所示:师生互动的种类主要有老师与个人,老师与全班,老师与小组以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老师倾向于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师生间的互动基本都是老师发起的。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输入而非输出。师生互动的内容主要是阅读,复述和问答问题。大多数师生在课堂上处于活跃和不活跃之间。因此,师生互动的质量并不高。最终我提出了教学建议:为了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一定要激发师生的动机,把多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应用于课堂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