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dd53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性导航和制导技术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惯性元件和惯性系统精度的不断提高,对测试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工作中,测试设备由于多源激励,产生振动能量,经多个传递路径传递到被测元件上,这影响和制约着被测元件精度和性能的提高。因此,研究测试设备的振动产生机理和振动能量传递分布情况对降低设备运行中的振动噪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测试设备中广泛应用的双半轴式转台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振动能量在双半轴式转台结构中的传递特性。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针对复杂结构系统中子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振动能量传递路径之间的关系,根据多刚体理论对结构系统的图论描述,建立复杂结构系统振动能量传递模型。利用四端参数传递矩阵法建立链式系统振动能量分析模型;针对复杂结构系统中振动能量有分支的问题,提出四端参数矢量法和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分支式振动能量传递模型和网络式振动能量传递模型。通过子系统界面间的运动协调性与力的平衡关系,推导出用于计算功率流的各连接点力和速度表达式,结合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建立复杂结构系统的振动能量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根据复杂结构系统振动能量传递分析模型,结合双半轴式转台结构的结构特点,基于导纳功率流法进行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根据子结构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半轴子结构、轴承子结构、框架子结构以及支座基础子结构,并分别推导各子结构的四端参数传递矩阵,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双半轴式转台结构耦合分析系统,进而获得各子结构的导纳功率流。利用导纳功率流对比不同激励情况下的双半轴式转台结构进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识别影响目标结构的主要振源和主要振动传递路径。根据双半轴式转台结构主要为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组合结构的特点,从有限元动力学方程出发,结合功率流理论推导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的连续体功率流计算公式,并将其运用到不同激励情况下的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振动传递特性中,识别主要传递路径。针对板壳结构与实体结构结合面处多节点传递振动能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均方根功率流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识别多激励情况下的振源对目标结构的重要度。利用脚本语言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功率流作为场变量,实现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振动功率流可视化研究。根据相关研究内容建立双半轴式转台结构实验系统。通过进行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模态测试实验,实验结果与前文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有限元模型合理,表明仿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实际结构的振动特性。根据振动声强法进行双半轴式转台结构振动功率流测试实验研究,分析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给出实验数据曲线图,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前文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刘恒的小说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意识,他将人类的生存状态概括为无法逃脱的生存困境,人为了生存不断的挣扎,却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欲望中的挣扎、孤独的存在和宿命的死亡是刘恒小
目前激光加工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短脉冲激光有着脉宽相对较窄,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高,加工效率高,波长短,可以聚焦成较小的光斑实现微米量级的精密加工的
目的: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显示ORMDL3基因内以及周围的一些多态性标记与儿童哮喘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已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得到证实,但该相关性在中国人群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来被看作是散文.但它早已收入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并具备同时代小说“粗陈梗概”的基本特征,其实是一篇小说.作者“拳拳手鬼神”的志趣,是其创作此小说
针对传统柱锥形旋风除尘器存在细颗粒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球柱形旋风除尘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柱段高度对球柱形旋风除尘器分离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又不尽相同。本文深入剖析二者的相通之处和差异所在,感悟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对加强和改进当今学校
“缓存管理”逻辑是对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地址进行回收、释放控制的数字逻辑电路,依据其在具体交换网芯片中的应用场景,重点验证寄存器测试、复位测试、缓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CMOS工艺的不断发展,采用CMOS工艺实现射频集成电路能够做到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的要求,本文将采用CMOS工艺对无线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低
利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 Mirror,SESAM)实现被动锁模的光纤激光器,可实现连续锁模脉冲输出,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性能稳定、泵浦阈值
目的探讨宫外孕的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宫外孕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25例宫外孕中可见25个胎囊,其中胎囊破裂20例,未破裂5例。不规则变形15例,囊内出血、机化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