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烙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做工精细,纹理自然,在明暗变化和线条起伏中寻求单色层次之美,但由于其加工工艺复杂,无法批量生产等原因限制了其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激光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且由于木质材料的特性非常适合采用激光热源加工,也使得激光技术在木质材料加工应用中愈加广泛。本课题在研究激光加工木质材料的特点基础上,应用激光雕刻技术来仿作烙画艺术,为木烙画的创新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本论文将研究分为四大部分:一是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对传统烙画艺术进行探究,分析其制作工具、题材与技法、工艺及具体应用,并提出其在现代传承与发展所面对的问题。二是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激光加工木质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归纳今后激光加工木质材料研究的重点。三是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激光加工参数(速度、功率、焦距)对“线”和“面”加工的影响。四是运用响应曲面法,基于Box-Behnken模型分析出单因素及交互作用显著性,优化设计雕刻参数来模拟传统烙画艺术中的“线”和“面”。最后本论文通过以上研究,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运用实证研究法探究激光加工木烙画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论文得出激光功率、速度和焦距对于雕刻结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各因素影响的特点,运用响应曲面法可以选择合理的加工参数实现传统烙画,并得出对于缝宽,焦距的影响作用最大,焦距和功率的交互作用最显著;对于缝深,功率的影响作用最大,焦距和功率的交互作用最显著:对于总色差△E*,速度的影响作用最大,速度和功率的交互作用最显著。实验证明了使用激光雕刻切割技术制作烙画的可行性,有利于推进烙画艺术的批量化生产,也利于烙画艺术的普及与推广,更促进烙画艺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实现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