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计算机模拟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碳钢二维等温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元胞自动机(2DCA)模型;应用所建立的等温相变模型,对含碳量分别为:0.1、0.15、0.2、0.25的四种钢在不同等温温度下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进行了模拟,并对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形核、长大及粗化三个阶段进行讨论,提出铁素体生长的混合生长算法;最后,建立了三维等温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元胞自动机(3DCA)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铁素体优先在奥氏体晶界形核,少量铁素体在奥氏体内部形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优先在奥氏体晶界生长;相变温度一定时,等温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最终铁素体体积分数取决于相变初期铁素体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大,铁素体最终体积分数大,而铁素体相的长大速度与奥氏体-铁素体相界处奥氏体相一侧碳原子浓度有关,碳原子浓度越大,铁素体相的长大速度越小;15SiMn钢奥氏体相的平衡碳浓度比25SiMn钢奥氏体相的低,15SiMn钢铁素体初始生长速度比25SiMn钢快,因而,最终铁素体体积分数较大。混合生长算法的提出简化了模型,加快了计算的速度;3DCA模拟结果再现了相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过程,三维模型对于晶体相变过程中奥氏体初始状态的不规则性,晶粒形核的随机特性,铁素体长大和粗化等各方面都作了充分地展现,进一步印证了本文的3DCA模型的正确性、可行性。
其他文献
根据最近国内外关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热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池性能测试仪等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锂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土地整理是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土地整理中,三维地形信息是土方量计算,工程任务量估计和工程优化设计与管理的依据。传统的三维地形测量方法一般较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本文在深入调查了我国目前各种秸秆加工工艺及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饲料化利用以及商品化加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既要提高秸秆饲料的品质,又要增加其容积密度的目标出
伴随着DSPs处理器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开发基于DSPs的实时性的嵌入式系统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项重要分支。本课题采用高性能视频/图像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TMS320DM642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