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m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 大学首先实行,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教师角色行为转换是PBL 教学改革中遇到的较为普遍且关键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了解PBL 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现状,并对照PBL 教学理念和有效角色行为理论,找出存在问题,解决问题,促进PBL 质量的提高。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条目编制调查问卷,问卷使用李克特5 点量表法,量表包括5个维度:设计问题情境、提供支架作用、引导PBL、鼓励互动与责任感、评价与提供反馈。
通过对汕大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开展PBL 教学活动的部分师生的调查获取数据,共收到有效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分别是74 份和320 份,此外,对5 位教师和16 位学生以深度方法的形式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学制、性别和对PBL的熟悉程度的学生对教师角色行为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工作背景和教龄的教师对教师角色行为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对教师角色行为评价的均值在3.62 到3.96 之间,教师则在3.97 到4.33 之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问题情境”、“评价与提供反馈”评价的均值高于“发挥支架作用”、“引导PBL”,并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从单一角色向多元角色转变,并且在问题的提出阶段和总结阶段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引导能力尚存不足,师生之间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并且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受到教师背景和学生自身状况的影响。
针对以上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从学校层面,学校要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定期举办教师培训;从教师层面,在分享与讨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增强问题意识,提升导学能力和加强师生的互动;从学生层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评价,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并根据不同的认知程度弹性搭配不同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