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健康问题开始成为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就医困难成为基层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大医院床位不足而小医院门可罗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医院需要提高医疗水平留住当地病人,大医院则需要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优势,集中治疗重症患者。对于政府来说,则需要引导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分级诊疗,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也为患者节约看病成本。 目前,我国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远程医学信息平台的建设已列为“十二五”卫生信息化三大工程之一,卫生部于2010年、2011年拨专款用于中西部远程医疗试点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和部分专科医院也自筹资金开展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除此之外,目前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基本能够满足远程医学业务需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手段满足不同远程医疗业务需要。区域医疗联盟则是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实现该区域医疗资源的协同,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折。然而,与其他类型联盟一样,区域医疗联盟也存在着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其长期发展。联盟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区域医疗联盟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对影响区域医疗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建立区域医疗联盟的Logistic方程,并求其稳定点。然后从区域医疗联盟的发展历程和共生三要素二维度的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指标体系,并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明确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概述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二章则对区域医疗联盟及其稳定性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共生理论相关知识。第三章构建区域医疗联盟共生模型,并用Logistic方程分析其动态稳定性。第四章根据前文结论分析互惠共生模式下的区域医疗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并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对河南省某区域医疗联盟H稳定性进行评价。第五章以河南省某区域医疗联盟H为例,根据第三章中求得的医疗联盟的稳定点和共生三要素分析联盟的稳定性,并验证第四章的结论。第六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概述文章的结论并指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