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塑造纪念性建筑的表情。历史上遗留的纪念性建筑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情,巨大的金字塔、高耸的方尖碑、水平延展的坛庙陵墓建筑群、厚重的凯旋门以及各种各样的围合性的纪念广场,这些历史性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永恒的土壤。而由于几乎所有的纪念性建筑都是为了纪念重大的事件或重要的人物,因此它们往往具有一种“崇高”的属性,这种“崇高”的属性赋予了它们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最高的等级地位。时至今日,纪念性建筑的概念渐渐弱化,但纪念性的影响却始终存在。建筑的纪念性是纪念性建筑的本质属性,“崇高”是这种属性的最恰当表达形式,它代表着建筑的精神层面的意义。这种精神意义同样被其他重要的公共建筑所需要,比如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办公建筑等等,在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功能的合理与舒适,同样对建筑的精神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纪念性建筑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始了对纪念性建筑经典型制的研究,首先从纪念性产生的动因开始分析,明确了纪念性是具有崇高特征的一种建筑属性,并以中心感作为其最强烈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人类文明不同发展时期的纪念性建筑型制特征。纪念性建筑是伴随人类活动与建筑的出现而产生的,其最初的型制体现为对自然山体的模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上升,各文化圈的纪念性建筑发展出自身的成熟的纪念性建筑型制,比如高台型制、穹顶型制、轴线组合型制等等。对这些经典建筑型制的回顾与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认识纪念性的本质,同时也是纪念性建筑经典型制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章的主体部分展开了对纪念性经典型制的研究。基本方法是以视觉审美作为评判原则,从分析经典的纪念性建筑入手,以同样具有纪念性视觉审美属性的其他建筑为辅,对纪念性的经典型制进行研究。研究的主体分为两部分: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和纪念性在单一形体中的经典型制。在复合空间的经典型制研究中,从“明堂式构图”中总结出最具有“中心感”的典型复合空间并对其变种及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在建筑单体的经典型制研究中,分别从理性型制和感性型制两方面对建筑单体的纪念性表达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