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建筑经典型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塑造纪念性建筑的表情。历史上遗留的纪念性建筑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情,巨大的金字塔、高耸的方尖碑、水平延展的坛庙陵墓建筑群、厚重的凯旋门以及各种各样的围合性的纪念广场,这些历史性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永恒的土壤。而由于几乎所有的纪念性建筑都是为了纪念重大的事件或重要的人物,因此它们往往具有一种“崇高”的属性,这种“崇高”的属性赋予了它们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最高的等级地位。时至今日,纪念性建筑的概念渐渐弱化,但纪念性的影响却始终存在。建筑的纪念性是纪念性建筑的本质属性,“崇高”是这种属性的最恰当表达形式,它代表着建筑的精神层面的意义。这种精神意义同样被其他重要的公共建筑所需要,比如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办公建筑等等,在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功能的合理与舒适,同样对建筑的精神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纪念性建筑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始了对纪念性建筑经典型制的研究,首先从纪念性产生的动因开始分析,明确了纪念性是具有崇高特征的一种建筑属性,并以中心感作为其最强烈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人类文明不同发展时期的纪念性建筑型制特征。纪念性建筑是伴随人类活动与建筑的出现而产生的,其最初的型制体现为对自然山体的模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上升,各文化圈的纪念性建筑发展出自身的成熟的纪念性建筑型制,比如高台型制、穹顶型制、轴线组合型制等等。对这些经典建筑型制的回顾与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认识纪念性的本质,同时也是纪念性建筑经典型制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章的主体部分展开了对纪念性经典型制的研究。基本方法是以视觉审美作为评判原则,从分析经典的纪念性建筑入手,以同样具有纪念性视觉审美属性的其他建筑为辅,对纪念性的经典型制进行研究。研究的主体分为两部分: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和纪念性在单一形体中的经典型制。在复合空间的经典型制研究中,从“明堂式构图”中总结出最具有“中心感”的典型复合空间并对其变种及组合方式进行研究。在建筑单体的经典型制研究中,分别从理性型制和感性型制两方面对建筑单体的纪念性表达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由于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及其"计划生育"政策的冲击,现当代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趋势严重。本文从目前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出现的某些原因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出发,提出了一
发展应用于环境监测的高灵敏、快速响应的新型传感器对生活环境监测、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石墨烯与硒化镓纳米片都是新型的二维功能材料,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内皮细胞迁移VEGFR-2信号通路的变化,确定其作用环节和效应靶点。方法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只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组,42只)和非糖尿病对照组(C组,4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7月到我院诊治的75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舒适型护
<正>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分知识,七分人情”,即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这个人的处世能力。由此可见处世能力,对一个人走向成功是何等重要。
<正>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召开会议,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
精益生产自从被提出以后,其在日本及欧美国家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被称为继手工作业、流水线生产之后的第三种生产方式。我国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接触精益生产,但相关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无疑是打造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工具。论文以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知识
自然发酵北方风干香肠是以生肉为主要原料,经过修整、绞碎、配以辅料后灌入猪小肠内,经发酵干制而成的肉制品,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从自然发酵北方风干肠香肠
马里柰蒂说:"艺术说到底不能不是暴力,残酷和邪恶。"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都表明:艺术即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