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生产网络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模块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产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设计方法在价值链上的动态演进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成为一种能够更加积极地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生产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以“可编码的”信息相互连接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在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层级组织中,品牌企业位于最高层级,模块供应商则处于较低的层级,两者之间由系统信息相连接,在遵守系统信息的前提下,模块供应商有独立设计和研发模块的权限,负责设计模块的个别信息。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功能性联系由共同的“界面”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共享。模块化生产网络内部受企业核心能力的制约,外部受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全球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迅速地进行响应,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速度,从而实现了价值创新,即同时为企业与客户创造了价值,在重塑原有市场的同时,开拓了新的市场。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球范围的分散和区域范围的集中。模块化集群是模块化生产网络在东亚区域内集中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集聚着大量的模块供应商,并且存在着“可编码的”信息联系。与此同时,模块供应商可以通过技术的升级或转而生产技术附加值更高的模块,实现向品牌企业的过度,最终控制整个区域生产网络以及网络内的其余模块供应商,通过系统信息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以上两种信息都是明确的,可共享的信息,因此在区域内构成了企业网络的“一体化”。由于企业的周围是集聚的各种市场体系,因而区域市场一体化得以形成。在成熟的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区域市场一体化与政策相互协调,最终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他文献
学位
<正>新个税法迈出了分类制走向综合制的重要一步,专项扣除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为完善综合征收制度的重要补充,长期来看,还将通过类似"税收返还"的制度增加居民"获得感",激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