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及其对应的韩语表达研究——以表致使义的“让”字句、“把”字句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致使”这一语义范畴为背景,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由特定标记构成的致使句——表致使义的“让”字句和表致使义的“把”字句进行中韩对比分析,以求能对面向韩国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帮助。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资料分析法和语言对比分析法,笔者在《读者》2007年合订本、北大语料库检索系统(CCL)和一些前辈的论文以及《许三观卖血记》、《红高粱家族》、《船》、《彩云飞》等四本小说中,查找出400余条语料,并在这些小说的韩文译本中找出了与其对应的韩语译句,通过中韩例句的对比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创新之处以及中韩致使句的研究现状等;  第二部分分析了汉语致使句,对致使句的概念以及结构类型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带标记的致使义“使”字句和“把”字句;  第三部分论述了韩语使动句,总结了韩语“使动”的定义,以及韩语使动句的必备条件和结构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在韩语中与致使句相对应的韩语表达为“(人})(吾罡)”,即“使动文”,因此在韩语中与致使相关的一些术语,一般都用“使动”来表达,本章中出现的“使动”等同于“致使”。  第四部分对表致使义的“让”字句及其对应的韩语表达进行了分析,致使义“让”字句还可以细分出容任义“让”字句、使令义“让”字句和致使义“让”字句,本章主要对这三类表致使义的“让”字句及其对应的韩语表达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五部分对表致使义的“把”字句及其对应的韩语表达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两大类:致使词为形容词的表致使义的“把”字句和致使词为动词的表致使义的“把”字句。其中,致使词为形容词的表致使义的“把”字句多对应于韩语因果关系复句和第一致使句;致使词为动词的表致使义的“把”字句可以对应于韩语因果关系复句,也可以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致使句。  第六部分是笔者关于对韩汉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及建议。在国别化汉语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借助语言对比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定会为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问题提供一些新的途径和思路。
其他文献
毕飞宇的小说创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他也经历了苦苦的追寻、艰难的求索,并在一次次痛苦的蜕变中完成了华丽转身。从最初追求“先锋”,到后来务实,毕飞宇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那
《尚书》学史上的“孔《传》”、“郑《注》”、“孔《疏》”与“蔡《传》”是学术发展的四个重要节点。作为《尚书》义理诠释的蔡沈《书集传》,不但是宋元明清四朝的经典著述
女性诗歌由对“人”的追求、“女人”的找寻到对“个人”的找寻,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深化。本文在梳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基础上,主要探讨90年代女性诗歌的创作。从根本上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虽说其人生平事历未见详载,但其一生创作了约680首诗歌,放之整个宋代,其诗歌数量亦是相当可观的,故而有必要对其人其诗展开一个全面而深入
本文选取王小波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精神作为论文研究的基本视角,综合地运用社会历史研究、传记研究、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拟通过对王小波文学精神的系统化与客观性地整合和
农业合作化小说产生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是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而创作的一批小说。由于建国初期特殊的意识形态氛围,使包括农业合作化小说在内的十七年文学历来被称为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