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茧丝绸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跨农、工、商、贸等多个领域,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关联性强、依存度大等特点,而且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茧丝绸业行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茧丝绸业的唯一原料,蚕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引起生丝产量、价格的波动,进而传导至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引起行业的波动。因此,蚕茧的价格波动及其将来的走势,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后蚕茧市场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蚕茧市场的特征,得出了蚕价波动的规律,并探讨了引起蚕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养蚕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季节性的,是小农经营的形式。因此,蚕茧的生产与供给具有副业性、家庭经济的补充性、多元性和季节性等特点。从而使得蚕茧的供应与销售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与其他的商品一样,蚕茧价格也是由于供需变动而上下波动。蚕茧的市场价格呈周期性振荡和波动的多样性。而引起蚕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除了与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和选择有关外,涨价空间的错位与流通的体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政策的灵敏性也有很大的关联。同时,本文在分析蛛网模型前提假定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蚕茧市场的特殊性,尝试构建出中国蚕茧市场的蛛网模型。本文对中国蚕茧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尝试做出预测。本文认为,中国蚕茧价格的未来变动与调节系数θ紧密相关。若0<θ<3时,中国蚕茧价格将呈非摆动型收敛,即今后各年蚕茧价格将会非均衡式波动,但会在某一水平上趋于收敛;当θ=3时,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蚕茧价格将会保持在均衡价格上;当3<θ<6时,P_t呈摆动型收敛,即中国蚕茧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相对来说要小点,而且会最终与其实际价值趋于一致;当θ=6时,今后中国蚕茧价格将呈均匀型摆动,但无均衡价格,即今后各年中国蚕茧价格波动幅度相差不大,但是无法停留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当θ>6时,今后中国蚕茧价格呈摆动的发散,即无规律可循,也无均衡价格,这种情况下的中国蚕茧价格将是不可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