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车站装卸能力的不断提高,装车站能够承担更多货运的装车作业并形成更丰富的直达列车种类。近年来铁路网的逐步完善,促进了铁路装车地车流组织优化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日均计划车流较小的货主集满整列开行低频直达列车也成为可能。由于在车流组织优化过程中,铁路运输企业大多追求运能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很容易流失客户。所以对装车地车流组织进行优化时,不仅要考虑铁路运输成本,还要考虑不同车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专项“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铁路综合效能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项目“铁路客货运效益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2018YFB12014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车站装卸能力的不断提高,装车站能够承担更多货运的装车作业并形成更丰富的直达列车种类。近年来铁路网的逐步完善,促进了铁路装车地车流组织优化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日均计划车流较小的货主集满整列开行低频直达列车也成为可能。由于在车流组织优化过程中,铁路运输企业大多追求运能最大化,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很容易流失客户。所以对装车地车流组织进行优化时,不仅要考虑铁路运输成本,还要考虑不同车流组织形式对客户库存成本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双方成本的综合考虑,展开对装车地低频直达列车优化方案的研究。本文在考虑客户库存成本的基础上,探讨低频直达列车开行的可能性,在运输服务组织过程中建立起铁路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客户的库存成本的有机统一,通过对不同车流组织模式下两种成本的分析,确定了低频直达列车方案的优化模型,通过实际案例的优化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低频直达列车”的概念。通过对铁路装车地直达运输原理的介绍与梳理,分析了低频直达列车开行的可能性,阐述了其开行意义。对装车地车流组织中的运输消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引出对典型装车地直达列车优化模型的介绍,分析其在现代运输需求背景下存在的不足。(2)分析了不同到货状态下的收货方库存成本变化。通过量化铁路运输企业途中产生的消耗和客户的库存成本,分别对单支车流和多供应商下的低频直达列车开行条件进行说明,同时给出了两种到货极端均衡状态下的库存成本计算方法,进而确定了非均衡状态下收货方的库存成本。(3)构造了考虑库存成本的装车地低频直达列车综合优化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车流组织模式下的铁路和客户的消耗,以装卸车费用、改编费用和库存成本作为目标函数的主要构成要素,将运输过程中的设备、能力、收益等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分别构建了均衡状态-Ⅰ、均衡状态-Ⅱ以及非均衡状态下的综合优化模型。(4)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流向,选取了灵山站和北台站作为路网的卸车站,查定与卸车站有货运需求的5个装车站,分别为孝西站、孝南站、古交站,乌海西站以及平定站,通过对不同均衡状态下的模型求解,确定了两种优化后的车流组织方案,进一步对两种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剖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图25幅,表6个,参考文献73篇。
其他文献
随着旅客出行模式多样性的提高,运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运输企业逐步推进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发展。铁路客运站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质,集聚的客流量多,若在不干扰正常运输功能的情况下发展客运站商业服务,既可以减少客流资源流失的浪费,增加铁路企业的非运输收入;又能满足旅客途中的消费需求,提升旅客乘车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但目前我国客运站商业服务的设计与空间布局的优化均缺乏相关理论和方法支撑。铁路客运站的商业空
近年来我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中仅次于地铁。大规模建设新线之际,提高线路通过能力是市域快轨研究的重点。然而,折返能力是限制线路通过能力的瓶颈,如何优化提升折返能力,减少折返能力对线路通过的制约是市域快轨前期设计及后期运营的关键。市域快轨终点站折返能力受站场基础设施、信号系统及运营组织方案等多因素的影响。其站场设计中,安全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然而,
为了满足轨道交通领域日益增长的运力需求,虚拟编组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虚拟编组使用无线通信代替机械连接,列车追踪间隔将大幅度降低。这种行车方式虽然提升了运输效率,但是动态编组和编组完成后极低的追踪间隔给列车控制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外没有形成一套适用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策略。为此,本文从列车动态编组过程和完成编组后的紧密追踪过程入手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车载设备软件故障是影响列控系统中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软件开发周期上对车载设备软件功能逻辑进行快速、准确、不同粒度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车载设备软件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基于测试案例集的离线测试及人工调试等方法,存在故障检测实时性和完备性不足、故障定位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软件设计实现阶段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结合的软件故障诊断方法,具体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常导磁吸式电磁悬浮系统中存在的常导线圈耗能严重、磁体易发热,悬浮间隙过小导致轨道造价过高等问题,结合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载流性能不断提升、制备成本不断降低的发展趋势,在长沙磁悬浮快线现有常导电磁铁结构的基础上,对常导电磁铁进行改进,提出高温超导与常导混合悬浮的设计方案。本文对应用于磁浮列车的高温超导与常导混合悬浮电磁铁基本单元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悬浮性能进行电磁分析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目的出发,论述如何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大量丰富的案例,使学生获得有关单片机的软硬件基本知识及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及编程能力,熟练使用相关单片机调试辅助工具,如Keil,Proteus等,从而能综合运用单片机软硬件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独立设计和开发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系统,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及谷文昌,称赞他专一于泽被后人的"潜绩"。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也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当地,逢年过节,"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相沿成习,人们阖家祭拜他们最敬重的县委书记。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组合的列车定位可以有效克服惯性导航误差随时间累积的缺点,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供精确、连续、可靠的定位信息。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及高斯统计特性假设下,能够基于导航卫星观测信息对惯性导航的累积误差进行校正和约束。
我国高速铁路逐渐成网,服务水平逐渐提升,高铁服务吸引客流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及发达的经济条件,客流数量多、组成复杂,高速铁路能力利用紧张,高峰期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形成了高速铁路繁忙干线。在此背景下,研究繁忙干线能力提升方法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繁忙干线上开行着大量跨线列车,虽然提升了旅客直达率,但也切割了线路能力,影响本线列车的开行,降低了线路的能力利
高速铁路运输生产中,列车运行图与动车交路计划是降低铁路内部运营成本和提高对外服务水平的关键。传统的先编制运行图再编制交路计划的流程不能同时保证二者的质量。因此需要优化编制流程,在运行图编制阶段同时优化动车组交路,提高动车组利用率,减少动车组运用数量,对于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列车服务质量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本文围绕列车运行图与动车交路计划协同优化问题展开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1)对列车运行图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