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并购(M&A)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来,企业并购跨越国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跨国并购(Cross-BorderM&A)已经从单纯的企业经营行为延伸到成为影响一个行业、甚至国民经济结构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跨国并购在国际生产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支配着发达国家的FDI流动,而且开始成为FDI进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从理论看,由于目前跨国并购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主体多为跨国公司,所以大部分的跨国并购理论多从跨国并购的主体—跨国公司以及投资国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从东道国角度论述的则不多。而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如何认识并利用这一潮流来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健康地发展经济,并尽可能避免跨国并购带来的弊端论述的就更少。
从实际看,目前中国吸收的FDI仍以“绿地”投资(GreenFieldInvestment,又称为跨国新建)为主,投向也主要是制造业。这与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FDI重要方式,服务业已成为FDI以及跨国并购的主要投向的大趋势错位,这种错位与中国目前的比较优势是相吻合的,但它也会影响中国进一步吸引FDI的潜力和长期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联系,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的最新数据和图表,首先分析跨国并购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在中国的发展态势;然后重点描述跨国并购在中国服务业中的分布;并结合具体行业,详细分析外资跨国并购对东道国——中国——服务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中国应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提高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服务业如何应对跨国并购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