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一篇基于文献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主要讨论的是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的发展变化问题,以及促使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导言部分论述了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二章介绍了传统主义派和现代主义派,第三章讨论了主流价值观的本质,第四章分析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原因,第五章则讨论主流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在第一章中,主要讨论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教社会,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在一开始便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宗教倾向,特别是基督教,不仅占领了美国的公立中小学,而且在私立中小学之中也大行其道。此时宗教教育或信仰教育被认为与道德教育是同一过程,干预、控制和灌输、教导的教育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可以说美国此时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教育。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的,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公立学校逐渐变得世俗化了,世俗的道德教育理论,特别是基于形式主义道德哲学而兴起的教育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并没有就此消亡,它改头换面,一直影响着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所以说,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一直就存在这样两股势力——传统主义派和现代主义派。于是,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了这两派,包括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人性观点、倡导的方法,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这两个流派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第三章对主流价值观本质的介绍,建立在前两章论述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对主流价值的认定的依据,不仅基于前两章的论述,同时也结合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康德、约翰·罗尔斯哲学的某些思想。梳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从中知道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两个流派,其他诸多流派都可被认为是这两个流派的分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认为,哲学上所谓的道德是由道德价值构成的,道德价值本身是客观存在。然而,构成道德的这些道德价值本身并不是并驾齐驱的,它们是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道德价值的存在是以另外一种道德价值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有的道德价值是目的,有的是手段,有的即是目的又是手段,然而这种即是目的又是手段的道德价值归根结底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认为那种作为目的存在的道德价值相比作为手段存在的道德价值具有确定不移的重要性,因此便有了约翰·罗尔斯哲学中对道德价值的优先性排序和词典式排序原则。所以,不论是传统主义派还是现代主义派,那种仅仅作为目的而存在的道德价值是整个道德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价值。然而,不论是哪一派都仅仅只能代表一半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而不是全部。故而,只有两条流派都能认可的,且仅仅作为目的而存在的道德价值才是主流价值。据此,主流价值的认定得到最后解决。道德价值是客观的,道德价值观却是主观的。由于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阶级立场、社群或文化宗教的不同,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也就不相同,这种不同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认识之间不存在正误之分,只存在优劣之别。然而,正如拉尔夫·达伦多夫和刘易斯·科塞等人所认为的那样,冲突并不意味着破坏甚至是决裂,恰恰相反,冲突意味着变革和趋向稳定。因此,对主流价值理解的冲突,意味着主流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其冲突的焦点也正是意见统一、态势平衡或观点优化的契机。在第三章中,主流价值观总是充满了争吵、矛盾和冲突,然而这也正是主流价值观的本来面目——不存在正确无误,确定不移的认识,只是无限制地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第四章讨论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亦如前文所论,某种冲突达成了某种平衡。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的分歧来自于复杂的社会因素,而这些因素之中却也存在着另外某种冲突。然而,不论冲突如何,这些因素——包括宗教、社群、族群、政治等——共同作用导致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主流价值观也产生了现实的作用,这一点体现在本研究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五章中。主流价值本就是道德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对主流价值的认识自然能够引领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除此之外,它还将促进美国社会由道德无序向道德有序发展,这种有序是一种宏观视角之下的有序,一种多元主义主导之下的有序。同时,这种本身充满了巨大争议的主流价值观也将引导人们遵循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后现代的视野。
其他文献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管理平台,对于有效整合企业各种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
<正>听了两位教授的发言,受益良多。因为赵老师和郭老师的学问都很深,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谈西方化对中国的影响过程。赵老师从宏观来看,从宗教改革的发展,一直到18、19世纪,
储望华出生于江苏宜兴,是我国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热爱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创作出了一大批的优秀钢琴作品。这些音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化
社会工作在缓解社会问题及解决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手段,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些年来,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三
备课是教学的源头,隐藏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部秘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课业负担,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化解新课程实施中的矛盾——这些都需要回到“备课”这一原点,可以说备
渥雷·肖英卡是尼日利亚一名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得到了世界学者的肯定。1986年肖英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其获奖之后,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其本人及作品做了大量的研究。
《周易》历来被尊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易学哲学在各个层面多个范畴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自汉代以来,儒学作为官方的学术体
当前,一个重大的基本事实是:我国已进入一个差异性社会。与阶级对抗性社会、同质性社会相比,差异性社会是一个性质和类型完全不同的社会。人民在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上趋于一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着千百万年以上的悠久的连续的历史,今天正面临着传承和革新的考验。传统手工艺市场日渐衰落,社会对传统手工艺价值认识的偏移,工匠的社会地位不受重视,设计师很
近年来,国民的汽车消费水平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规模和交易量不断扩大,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逐渐突显出来。至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