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网络中QoS路由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应用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新业务不断涌现,例如VolP、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多媒体服务,Internet提供的“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些多媒体服务的质量需求了。覆盖网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它是基于IP层之上的虚拟网络,由一系列布置在因特网自治系中的智能节点连接而成。所以,它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网络框架就可以提供更为可靠,容错性更好的服务。覆盖层的智能节点并不依赖于底层网络的类型就可以把应用层的多媒体服务在全网范围内传输,并可以优化业务传输路径,从而提供业务的QoS保证。然而这样的多约束QoS路由问题已经被证明是一个NP的问题。遗传算法(GA)由于其简单通用、鲁棒性强、并行搜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多约束QoS路由寻址问题的求解,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将遗传算法应用于覆盖网QoS路由寻址,并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QoS路由寻址是可行的。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   1.建立无结构覆盖网络QoS路由选择模型,从而可根据用户要求的带宽、时延、代价、丢失率等网络参数在网络中寻找满足多个QoS约束条件的最优路径,提供最佳服务。   2.分析以往应用于网络中的适应度函数模型的优缺点,并结合本文路由模型设计了一个适应度函数,将覆盖链路带宽、覆盖节点计算能力、时延、丢失率、链路花费考虑在内。通过实验仿真验证,本文适应度函数可以很好的对路径进行评价,并寻找到一条满足QoS要求且负载均衡性较好、花费较低的路径。   3.对遗传算法中遗传算子(选择、交叉、变异)进行研究并将其改进。通过实验仿真表明,改进遗传算子后的遗传算法和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提高了搜索效率、算法收敛速度以及QoS满意率。   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IGA)通过实验仿真验证是可行的,能成功的应用于覆盖网络中寻找一条满足多个QoS约束条件的覆盖路径,且路径有较好的负载均衡性和较少的链路花费,同时相对于传统的遗传算法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发展显著,私家车数目不断增加,目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研究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成为改善交通现状的关键工作。基于
LTE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作为新一代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传输质量。LTE采用了先进的OFDM技术和MIMO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各项性能,信道估计是OFDM系统的关键技
强化学习技术从控制理论、统计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而来,被认为是设计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对环境知识要求较少,对动态变化环境适应性强,应用于无线网络时兼容性较好
WCDMA信号是宽带码分多址信号,它属于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的一种,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抗多址、反侦察能力强、截获概率低等优点,已经在民用通信、军事通信、商业通信等各
无线网络从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代,从最初的模拟通信方式到后来的GSM网络再到现在的CDMA技术,无线通信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其最突出的特性表现在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但随之带来的
LTE是3GPP提出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上行传输方案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技术。从调制系统的整体性能评估角度来看,系统PAPR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调制系统的PAPR
为了保持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竞争力,3GPP组织启动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长期演进项目—LTE,该项目迅速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LTE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
随着高清电视、视频会议、云存储等新业务的出现与发展,人们对于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骨干网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相干传输系统已成为商用单
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技术,以开放的系统结构为基础,在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增强了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灵活性。   虚拟仪器技术具有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网络用户利用P2P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与内容传输,这使P2P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分发网络。然而网络节点的自私性导致了节点“搭便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