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两套高中数学教材立体几何内容的文本比较研究——以新课程下的教科书人教A版和苏教版为对象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iva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新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物质载体,但新教材的编制必须是在传统教材以及国外教材的比较、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组织内容,设计层次,由此以新课程目标为基点,审视多种教材的形态是必须的。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后,随着五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的推广和普及,问题也逐渐出现:如何更好地使用多种版本的实验教材,顺利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那些教材更好地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不同的教材适合于哪些地区的学生,这些问题对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这两个依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立体几何部分教材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人教A版和苏教版的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部分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教材的表层和深层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立体几何的学习理论,以统计结果和实际案例为依据,从文本的角度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1、表层内容:以教材的编写内容结构和习题设置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其中,编写内容结构这方面包括了教材中栏目设置和知识体系结构这两个角度的比较;习题设置方面包括对于习题的数量、内容、难度三个角度的比较。 2、深层内容:以知识要素、学习技能要素、情感态度要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每个方面都归纳总结了《新课标》对这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知识要素包括知识点的覆盖面和与其他学科联系两个角度的比较;学习技能要素包括难点引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两个角度的比较;情感态度要素包括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比较。 3、最后,笔者总结了两个版本教材各自的特点以及共同特点,并且对于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其他文献
网络课程智能答疑系统是当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它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等技术,针对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自动生成简洁、准确的答案。让计算机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