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纳米线圈表面覆盖壳聚糖/聚乙烯醇的湿度传感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湿度(RH)的测量在诸多领域,如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工业加工、储存运输、精密实验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对于相对湿度的准确、快速的检测也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本工作利用碳纳米线圈(CNC)电学稳定性好,吸水性强等优点结合亲水性物质壳聚糖/聚乙烯醇形成复合结构实现高湿度传感器制备。全文介绍了碳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以及碳纳米材料湿度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也对碳纳米线圈的合成方法、物理特性、结构特性以及碳纳米线圈制备而成的多种传感器结构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分析。结合壳聚糖、聚乙烯醇等湿敏材料的特点,制备了基于碳纳米线圈表面覆盖壳聚糖/聚乙烯醇的湿度传感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碳纳米线圈水吸附以及复合膜吸水等理论,利用碳纳米线圈、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在相对湿度(RH)变化时,与水分子之间发生质子跳变影响电导率进行实验测量。2、制备了以PDMS材料为基底,覆盖金电极及湿敏材料的传感器基础结构。通过调整碳纳米线圈分散液配置,并结合采用电泳方式结合,实现了CNC材料的可控涂覆,成功制备了基于碳纳米线圈的湿度传感单元。3、搭建了湿度传感器测试平台,测量不同湿度条件下归一化电阻的变化情况。在相对湿度为45%-85%的条件下,研究了相应的传感特性。实验发现,壳聚糖浓度为2.5g/L的传感器最高响应值为13.3%,壳聚糖浓度为7.5g/L的传感器最高响应值为19.3%。实验还选取了四种湿度,分别为55%、60%、70%、80%,多次重复试验,归一化电阻变化很小,此外实验湿度升降循环测试结果也表明传感器具有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响应时间,重复性、稳定性良好。4、此外,实验还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线圈表面覆盖聚乙烯醇的湿度传感器在相对湿度为45%-85%条件下的相应传感特性,实验发现该传感器滞后现象较小,重复性良好。但是,无论是从归一化曲线还是响应和恢复情况曲线来看,基于碳纳米线圈表面覆盖聚乙烯醇的湿度传感器性能相比于壳聚糖的湿度传感器而言,还有待提升。因此,本传感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用于对湿度滞后效应要求高的一系列生活生产中。
其他文献
米氏酸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而且还可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使得米氏酸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米氏酸参与的分子内Friedel-Cra
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仍占据总装机量的67.41%,所以,作为能够快速高效提升我国火力发电效率的直接途径,提升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这一技术手段具
在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公众需求结构升级、移动互联网改变公众通讯生活方式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社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社会安全领域事件的多发,让社会公众对安全资讯获
如今神经网络发展迅速,相关的机器学习任务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神经网络结构复杂,神经元数量庞大,其中能记忆很多信息,包括正常的训练信息或者恶意嵌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输入到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氮磷营养盐急剧增长,造成湖泊氮磷浓度持续上升。本研究选择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发的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Input,NANI;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NAPI)模型,对该流域的氮、磷输入进行定量化研究,估算了该流域人类活动氮磷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技术,旨在对图像中预定义目标类的所有实例进行定位和分类。当前,虽然一些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的精度和速度上取得了较好成果,但依然存在
多传感器管理是依据不同的优化准则,对传感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满足对目标跟踪的任务需求。在传感器探测系统中,能够实时调度的传感器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同时,受传感器探测能
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性能非常依赖于采集图像的质量,但是采集设备在成像和传输时产生的各类噪声,以及开放式使用场景下设备镜面上存在脏污、用户手指存在蜕皮情况等因素都会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其中文本信息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杂的一类信息,在很多场景下文本对象包含多义性,例如新闻、评论、博客等
近年来,目标检测在智慧城市、无人驾驶、视频信息检索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