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佛寺园林的环境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主要有汉传佛寺园林、藏传佛寺园林、南传佛寺园林三类,本文研究的北京佛寺园林包含汉传佛寺园林和藏传佛寺园林。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北京的佛寺园林既丰富了古都的城市形象,并且继承和延续了北京的历史文脉。本文对北京佛寺园林环境的研究,主要从构建园林环境的各个要素入手,对北京汉传佛寺与藏传佛寺的分布、择址、建筑风格与布局、空间处理、掇山理水、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及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挖掘出北京佛寺园林的环境特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期望对今后的园林创作、造园理念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考察调研北京现存的汉传佛寺和藏传佛寺,对其园林环境加以归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佛寺通过山水环境、建筑布局,空间意境营造、掇山理水、植物栽植等因素共同营造佛寺的园林环境。(2)在择址的特征上,北京汉传佛寺选择于自然地貌和城市街巷中,而藏传佛寺除了以上两个特征外,由于政治目的还会择址于皇家御苑中。(3)北京佛寺的建筑价值在于其功能用途及文化底蕴上,展现佛寺建筑特有的宗教内涵。而建筑布局,无论是汉式“伽蓝七堂”之制的应用,亦或是“曼茶罗”原型的投射,都具有强烈的宗教涵义、追求秩序平衡的禅意空间。(4)对空间的处理,北京佛寺都通过一定的空间序列形成庄严肃穆的礼佛空间,而且汉传佛寺中通过对空间的组织、扩大,既丰富了佛寺空间层次,又创造了富有禅意的园林环境。(5)掇山理水手法的运用体现在北京汉传佛寺园林中,较为灵活,而在藏传佛寺中,受皇家园林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是更加大气、自然的景观。(6)植物的选择以能体现宗教内涵为主,在配置上能够有助于佛寺整体环境的塑造。(7)在空间意境的营造上,北京佛寺园林通过空间、植物以及佛教小品丰富佛寺园林环境,营造不同的宗教意境。(8)北京佛寺园林的造园手法对当代的园林创作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对北京现存的汉传佛寺和藏传佛寺的重新审视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北京佛寺及其园林环境的研究,而且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与创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借鉴。
其他文献
杉木是中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在中国南方林业生产和商品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木材收获量,栽植面积越来越大且多代连续栽植杉木林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形是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总地势是西高东低。气候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整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具有悠久的
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南方红壤区依然十分严峻,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济林水土流失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问题,由于可以造成
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rol7α-Hydroxylase,CYP7A1)又称胆固醇7α-单氧酶或细胞色素P4507A1酶,属肝脏特异性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该酶位于肝细胞内质网膜上,作用是催化胆固醇
城市绿地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对城市气温造成影响。青秀山作为南宁市区最大的绿地生态系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市区新鲜空气的主要来源,因而享有南宁“绿肺”之称。对青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