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对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体适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功能性训练是国内外各领域专家认可的训练体系,因其训练的有效性、安全性高,成为当前竞技领域、康复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究功能性训练对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体适能水平的影响,为功能性训练应用于体育类专业学生课中及课后训练的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功能性训练对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体适能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30名学生(其中对照组15人,训练组15人)作为实验对象。训练组进行12周功能性训练,每周2次共24次,对照组不进行额外的功能性训练干预。功能性训练前后对实验对象FMS和体适能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Bivarite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12周功能性训练干预,训练组FMS各动作模式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除了肩部灵活性动作外均有提升但不具有显著差异,功能性训练后两组学生FMS各动作模式评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健康体适能方面:功能性训练后训练组身体成分测试指标下降,但变化不明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功能性训练后训练组心肺耐力和柔韧性各测试指标都有明显提升(p<0.05);肌肉力量与耐力方面,两组测试指标均有提升,其中训练组引体向上、背力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力均有显著差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不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功能性训练后两组学生一千米跑、引体向上、背力、股四头肌肌力、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3)竞技体适能方面:功能性训练能显著提高训练组竞技体适能水平,功能性训练后训练组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和速度各项指标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提升(p<0.05);功能性训练后训练组爆发力和反应时各项指标测试成绩提升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测试成绩有小幅度提升但均没有显著差异;功能性训练后两组学生T测试、六边形跳、10秒立卧撑、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50米跑测试成绩对比均有显著差异。(4)FMS评分与身体成分各测试指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与一千米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等具有显著相关性,与竞技体适能大部分测试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12周功能性训练能明显提高体育类专业大学生FMS评分,改善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中的不对称、不稳定等不良身体功能动作。(2)功能性训练能够改善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能有效提高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性、心肺耐力素质。(3)功能性训练有利于改善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竞技体适能水平,对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爆发力、反应时及速度素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FMS评分与体适能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与竞技体适能水平的相关性较高,功能性训练效果评价指标FMS评分亦可作为评价竞技体适能水平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油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与其相对应的历史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以多元化的形式在时代嬗迭与技术演进的洪流之中方兴日盛。艺术家的时代担当和责任担当的根本就在于对思想精深、技艺精良、制作精湛的作品的不断探索,而中国艺术家们的这种精神层面的担当在全国美展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旨在以近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类入展作品为例,对当下中国油画创作中产生的“趋同化”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油画艺术创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德鲁·怀斯的作品通过《世界美术》的传播,进入中国画坛的视野,并迅速掀起一股“怀斯风”,其作品影响了一批中国青年油画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历史背景、表达主题、绘画语言及其独特性方面都值得思考。本次研究希望透过“怀斯风”的形成及深远影响,对中国油画发展进行深入的阶段性研究,同时思考绘画语言及绘画语言的独特性问题,为研究中国写实油画发展提供思路。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扇面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兼具了扇子的实用性和书画的观赏性,是中国绘画艺术宝库中珍贵的“别体之作”。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画家也乐于在这方寸画布之间挥洒创意,对于我们从中探索中国绘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清代画家居巢居廉的作品在这其中虽不是惊艳四座却能够独树一帜,用他们独创的“撞水撞粉”技法和描绘的琳琅满目的岭南风物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小小的南国风景窗,二居的扇面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校企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问题得到社会和学者的日益关注,但目前对校企合作不同培养模式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发展的研究依然不多。本研究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设计,以文献分析
学位
亲社会行为是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结果,其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他人都极其有利。在评价个体社会化之时,该项指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教育中处于特殊位置,尽管很多研究成果关于特殊学生亲社会行为,然而涉及到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本文选取实验法,对这一话题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在此前提下,以团体干预方式,选取多种教育干预手段,包括认知转变法、角色扮演法、榜样法、强化干预法等,以听障初中生为基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中,对外汉字教学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探究要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学,怎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口”部字为主,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和《说文解字》,对《大纲》中118个口部字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主要是以口部字为切入点,分析口部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然后针对所调查的内容,
本文探讨了框式结构“又A又B”的现代汉语理论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面的相关问题。首先,本文具体分析框式结构“又A又B”的现代汉语理论语法;其次,梳理与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习得“又A又B”的基本情况与原因;之后,尝试建立有关“又A又B”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最后,在理清现代汉语理论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教材编写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