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磷酸激酶C(PKC)在酒精撤退引起的小鼠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对酒精敏感性下降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对GABAA受体亚基转运的可能调控方式。 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14-15天(DIV14-15)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建立单次酒精暴露撤退的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酒精撤退1或24小时后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的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和紧张性抑制电流(Itonic)的变化情况,由此判断突触后和突触外GABAA受体功能的变化情况。再分别给予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或激活剂(PDBu)干预神经元,检测单次酒精暴露撤退引起的GABAA受体功能变化与PKC的关系。此外,利用表面生物素化标记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KC激活与抑制在单次酒精暴露撤退1小时后,对GABAA受体α4亚基的内化情况的调节作用,并在单次酒精暴露撤退15分钟后检测不同脑区GABAA受体亚基α4、pβ3和δ内化情况。 结果:1)酒精暴露/撤退后1小时急性酒精作用,I tonic增强率明显抑制,酒精暴露/撤退后24小时后急性酒精作用,mIPSCs增强而Itonic增强率明显抑制,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可以减弱酒精的mIPSCs和Itonic调节作用,激动剂PDBu则增强酒精的作用;2)酒精暴露/撤退可以引起GABAA受体α4亚基内化的增加,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可以抑制α4亚基内化;3)酒精暴露/撤退15分钟后,海马DG和CA1区GABAA受体亚基α4、pβ3和δ内化增加。 结论:小鼠海马神经元(DIV14-15)酒精暴露/撤退模型主要通过PKC磷酸化途径,影响GABAA受体亚基的磷酸化和内化过程,从而影响突触后和突触外GABAA受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