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作为肾移植(Kidney transplant,KT)后肾损伤(kidney injury,KI)并发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中的早期生物学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92例受者病历资料,男性67 例(72.8%),女性 25 例(27.2%),平均年龄为(30.26±6.88)岁;其中临床诊断为AR12例(13.04%),DGF15例(16.30%),未发生AR及DGF肾移植受者(稳定组,steady group,SG)56例(60.87%);收集其在临床确诊为AR、DGF时及前12h、24h、36h、48h、60h、72h、96h 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胱抑素 C(serum cystatin C,sCysC)的水平;将确诊为 AR 及 DGF 前 96h的Scr和sCysC水平定为各自的“基础值”,余下各个时间点测定的Scr、sCysC水平较“基础值”升高20%判定为异常升高,比较各个时间点Scr和sCysC水平异常升高的病例次数及“上升度”;研究AR组及DGF组的Scr、sCysC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稳定组移植术后1周的Scr和sCysC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10)比较。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包处理,各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1)12例AR组、15例DGF组、56例稳定组肾移植受者与10例健康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R组、DGF组及平稳组在移植肾冷缺血时间上无差异(p>0.05)。(2)肾移植成功患者sCysC与健康者比较无差异(p>0.05)。肾移植成功后Scr和sCysC均快速下降,之后趋于稳定,但sCysC下降趋于稳定的时间要早于 Scr。(3)在发生AR及DGF时,sCysC与Scr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5)。且当监测到sCysC和Scr异常升高时,sCysC的异常升高时间早于Scr。(4)sCysC在发生AR及DGF前急剧上升,且sCysC的“上升度”显著高于对应时间点的Scr的“上升度”(p<0.05)。[结论](1)CysC和Scr作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监测指标,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肾移植术后合并肾损伤程度越重,CysC水平越高。(2)CysC在诊断AR及DGF方面早于Scr,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AR及DGF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