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旱改水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对水分的响应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黑土旱田改水田后土壤中微生物的变化趋势,试验以旱田改水田不同年限的黑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旱田为对照,通过五点采样法取样,对黑土旱改水微生物的变化及微生物对水分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的pH值降低,其中,旱改水5年时pH值下降最明显(P<0.05),土壤酸化现象越来越严重;EC先显著升高(P<0.05)后降低,其中黑土旱改水年限为5年时EC最高,说明旱田改水田对土壤EC影响较大,前期对EC有促进作用,离子浓度明显增加,但是旱田改水田一定年限(5年)后,EC逐渐降低,可电离的离子浓度逐渐降低。(2)随着旱田改水田年限的增加,在0-5 cm土层与5-10 cm土层,细菌的数量先显著增加(P<0.05)后逐渐减少;而在10-20 cm土层,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不同土层中的真菌均呈现先显著减少(P<0.05)后逐渐增加的趋势;放线菌的数量则先显著减少(P<0.05)后逐渐增加。其中,在旱田改水田5年时细菌的数量最多,真菌的数量最少,在旱田改水田年限为10年时,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最少。这说明,旱田改水田在一定年限内,有利于细菌的积累,不利于真菌、放线菌的积累,但是长期旱田改水田可能会导致细菌数量下降;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都有所增加。(3)旱田改水田的土壤有利于硝酸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的积累,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积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硝酸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的数量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好氧自生固氮菌先减少后增加,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逐渐降低;其中,旱田改水田的年限为10年时硝酸化细菌与亚硝化细菌的数量最多,好氧自生固氮菌数量最少,旱田改水田5年时氨化细菌数量最多。(4)随着旱田改水田年限的增加,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纤维素分解菌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上看,有机磷细菌在旱田改水田10年时数量最少,无机磷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在旱田改水田5年时无机磷细菌数量最少。(5)在适宜的培养温度下,真菌生长最适土壤含水量10%,细菌、放线菌生长最适土壤含水量20%;其中,硝酸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氧自生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最适生长土壤含水量均为20%。(6)土壤中的pH值、电导率、磷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之间关系密切,它们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磷素的转化与循环,进而影响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与利用。转化氮素微生物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影响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和循环,对土壤氮素的平衡、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hFⅧ)在人凝血机制内部途径的级联反应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该因子的先天性缺陷会导致甲型血友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多采
目的:为了探讨慢性刺激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应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大鼠糖尿病的过程中增加了慢性刺激因素,从而观察慢性刺激在大鼠糖尿病发生、发展过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CAP)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12名健康人群,进行为期2周的相对低剂量CAP(5 mg/d,LCAP)和2周相对高剂量CAP(10mg/d,HCAP)干预,间隔2周的